日本武林尊称洪均生先生为“太极巨星”,并成立了“洪均生太极拳研究会”,专门研究洪均生先生教授的拳法。
洪均生先生 河南禹县人(1907-1996)陈式太极拳十七代宗师陈发科先生入门弟子,从学十五载(1930-1944),朝夕相随,深得真传,已臻化境。洪均生先生历任山东省武术协会会员、济南市武协主席、济南武术馆高级顾问、山东大学武协顾问、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顾问。
洪均生先生以渊博的学识和武学修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陈式太极拳史、拳论,又能熟识各家太极拳理论,融会贯通,结合教学实践,验证前人学说,并有新的创见和解释,纠正了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和误识。
洪均生先生撰写了30余万字的太极拳方面的文章分别在《知识与生活》《太极拳研究》《中国体育报》《少林与太极》及美国《功夫》等杂志刊物上发表。并编著了《陈式分类练法》2套,《陈式简化四十式》《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等著作教育后人。
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三日,因心力衰竭终以九十岁高龄不幸辞世。
——文章来源于何淑淦先生博客。
通过以上文字分析,洪均生先生属于研究陈氏层次很高的太极前辈。他之所以成功除了跟明师陈发科先生学习外,自己具有很高的文化造诣。加上他精通马列主义哲学,能够付诸于太极拳学习实践,而且有写太极拳文章的好习惯。
另外,从上述文字透露一个信息,练陈氏太极拳能够长寿。
连续三天,为参与地区竞赛套路《太极拳24式》《太极拳42式》太极大赛,我暂时中止对网自学华东师范大学李富刚《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以及张东武《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课件,仅仅比划到第15个动作,倍感陈氏太极打的浑身舒坦,适合我们中年人演练。对杨氏传人赵幼斌的《杨氏太极拳85式》也比划15个动作,也很深舒坦,说明杨氏太极也适合中年人演练。
继续学习洪前辈弟子:大连洪传太极传人陈振声先生简介
陈振声先生、字水心、号工和、别号了翁,少年读书时期就酷爱中国武术。。至今学习太极拳三十七年有余,从不敢懈怠,现为洪传太极拳第二代优秀传承人之一。擅长少林拳、械练法;中国式摔跤法;太极拳、械及推手。多年从事武术、中国式摔跤的训练和裁判工作。
无疑,上述文字给我启示:学太极不可局限一家,必须汲取百家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需要研究学习《少林拳》,否则太极拳武术的味道还是打不出来。
继续研读:现今我练的太极拳架主要两种套路:一是以杨式架为形式,以松柔为主的拳架,主要培植内气(即内功)与内气流转,我称之为“内丹架”。另一是以洪传陈式架为形式的,以练缠丝功法为主的套路,我称它为“缠丝功架”。除了练这两套拳架外,每天保持20分钟的站桩。
从上面文字中,我明白为何太极拳可以治病的根源所在了。比如:1998年遇上了车祸,经抢救活下来,不久恢复了正常。2010年5月晚间,我又被一辆飞快的电瓶车从背后撞成脊椎骨折,其后果可能以后要坐轮椅了。当时考虑动手术,在脊椎上装钢架,以后还要拆,而且其效果医生说不能保证。所以我坚持不动手术,靠自然疗法,就是躺在床上做内功,自我调理,三个月后,我就起来了。不到半年,我能自由行走了,而且能打拳,与人推手了。山东泰安张幼泉陈述的这些真实例子,再次印证太极拳的健身神奇效果。
太极拳是以健身为主的,它的真正目的是防治疾病,增强体质。因此,我计划等参加地区太极比赛后,先对网自学会《陈氏太极老架一路》《杨氏太极拳85式》,而后再对网自学会形意拳与八卦掌,再对网自学吴式太极拳与武式太极拳等,一步一步在退休前,系统性把主要门派太极拳的主要拳种自学一道。
另外,通过研读洪均生先生及其弟子博文,启发我必须研读各派古拳谱以及研究中医等其他社科,否则很难真正意义上掌握各派太极技术。也很难实现太极延年益寿的目的。
(张俊杰 湖北省老河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