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一袋烟,一张报纸拿半天”,这是部分群众对干部的刻板印象。在他们眼中,许多干部成天无所事事,除了上班喝茶看报,就是下班钓鱼打牌,整日活在安逸的“退休”生活中。诚然,不排除少数干部确实存在工作偷奸耍滑、遇事“梭边边”的“懒政”行为,但我们也要理性的看到,“5+2”“8+4”“白+黑”也已然成为当前干部的工作常态。而基层又直面最底层矛盾,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党和国家政策宣传执行的“末梢”环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以充满激情的工作干劲儿,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
基层干部不能光“等”,还要主观能动、善作善成。“人无志不立,事无恒不成。”从踏出校门,到步入仕途;从“职场萌新”到“业界大佬”,正是我们不断进取,才收获累累硕果。一些人看似工作充满激情,但头脑中没有思考,总有一种“有力使不出”的压迫感。还有一些人内心想要作为,但没有实际行动,成天痴迷于“喊口号”“拉横幅”,与人标榜,逐渐迷失沉沦,最终也碌碌无为。作为基层干部,面对的是最质朴的人群,他们满是沧桑的脸,布满老茧的手,都让我们感知作为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有行动、有作为,要充分运用自己所知所学,努力在基层最前沿为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基层干部不能仅“靠”,还要学会运用、自我提升。“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任何时候都要把“主动权”紧握在自己手中。有些同志工作不主动,没有条理,靠领导安排、同事提醒,虽然也能较好的完成任务,但不免给人留下了拖沓的不良印象。还有一些同事,满怀抱负来到基层,本想施展拳脚、有所作为,但在纷繁复杂的基层环境、人际关系中不知所措,转而遇到问题时变得畏首畏尾,习惯于听他人之言,不敢“自作主张”,特别是面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更是毫无主见。因此,我们要努力保持自己的思想,在处理问题时更加积极主动,发挥好一股子“干劲儿”,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
基层干部不能只“要”,还要奋力前行,成就自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任何时候都要清楚自己的付出与风险,才有资格探讨“回报”的问题。许多干部,认为基层环境艰苦、条件简陋、事务繁重,就理所当然要在政治、经济待遇有所倾斜优待,这就造成在仕途不畅、遭受挫折时,常常只会唉声抱怨,也不扪心自问为老百姓办了几件好事实事,这种一味索取的极端病态心理,必须加以“治疗”。作为基层干部,“不求闻达于诸侯”,要慎始如初的走好群众路线,舍身处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真正做到“但求无愧于初心”。
基层虽然艰苦,但又是最考验和锻炼干部的地方。我们既然选择基层,就要安心扎根于基层,发挥我们的创新创造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努力干事创业,在“基层”这个大舞台上,奏唱出一支属于我们新时代青年的乐章。
(兰飞龙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德新镇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