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焦作十七中的姚老师,在抖音上揭露自己落选学校组织的高级教师职称评定。据称,这次6个指标17个人竞选,姚老师总分第二名,却被投票选下,而第16名被评上了。
现行高级教师职称评定规则,除了通过看得见的“规定动作”,还要挑战说不明的“感性评价”,比如接受职称评定小组成员的投票支持之类,这是身在人情社会里的姚老师始料未及的。这样的评定规则留足了“操作空间”,使“一切皆有可能”成为一种笃定。有些陈旧迂腐的潜规则,明白人都清楚不公平,但大多数人选择沉默忍受,生怕出格被冠以另类无趣、不懂规矩等评价,尤其害怕这种评价衍生成长期的歧视,给个人和家庭命运烙印终生。
传承中庸思想的社会,人们以“温良恭俭让”为道德指南和行为准则,质疑和挑战常被视为离经叛道,以致人们习惯了逆来顺受,任由不良潜规则横行无忌。反观当下的政治生态中,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声浪此起彼伏,但作风转变收效甚微,任人唯亲屡禁不绝、优亲厚友时有发生,个别担当作为者被排挤受苦,少数投机取巧者平步青云,归结起来还是人情世故作祟。
这次的职称评定事件,姚老师无意间揭开了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的神秘面纱,勇气是可嘉的,算得上是离经叛道的独行“战士”,未来难免面对人情世故的冷落,在媒体跟进和公众关注下,为解决其职称问题带来希望。事件说明,深入推动教师职称评定改革,铲除潜规则、破除制度壁垒让“有为者有位”任重道远。
(萧秋林 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农业农村局)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