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将至,各种满意度测评应接不暇,例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党风廉政满意度测评等。有媒体报道,有些地方为了获得高分,居然在街道挂出横幅,让群众接到热线时回答:我知道!我满意!。
看到这则报道,我心中五味杂陈。一是提醒群众回答满意,这有违测评初衷。二是各类测评层出不穷,上级单位能否进行整合,减少不必要的测评?类似于“挂横幅”的事情还很多,有些地方发短信提醒,还有些上门提醒,为了营造浓烈的氛围,基层应对测评的也是很有“办法”的。
为了“美化”工作成绩,以“拉横幅”等方式搞满意度测评,诱导群众做满意度评价,不能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能真实反映政策的落地效果和工作水平,这是典型的“搞花架子”和“面子工程”,属于典型的形式主义。年度测评,作为反馈工作效果的一种形式,群众的满意度确实重要,但是不能给群众暗示、劝说,这种方式不但影响测评的可信度,还要影响上面的决策。
“拉横幅提醒”看似是小事,但是,群众利益无小事。基层作为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的神经末梢,肩负着政策的落地落实落细落小之责,需要的是广大基层干部实事求是,担当作为,以务实之风面对群众,提升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切不能以扭曲的政绩观来消费政府的公信力。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当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测评,从测评中了解群众批评什么、关心什么、希望什么。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听到的意见建议来找差距和不足,才能更好地肩负起身上的使命,为复兴之路添砖加瓦。
诚然,作为决策层,要严格把控满意度测评的项目多少,不要各个系统都在搞,“遍地开花”增加基层的负担不说,还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年终将至,笔者提醒,千万别把满意度测评搞“走样”。
(作者:曹仕玉 四川省雅安市委组织部)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