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周一的恐惧,和周末狂欢后的空虚,让我雷打不动的在周日晚上焦虑到流泪。” “周一到周五是出卖灵魂的日子,周末我才是我。” 关于学习与工作,在网上最常看到的就是:没意义、不想干但没办法、焦虑。而在我们基层工作中也会碰到这类职业倦怠的现象。基层干部是基层全面建设的骨干,也是将上级制度、政策传达给全体基层职工的重要枢纽。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执行力度,对单位的生存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他们态度消极,推进慢,落实难,投入少,必然影响党的形象。那么什么会导致基层干部倦怠?面对让基层干部感到懈怠的工作,又该如何面对?
“工作无意义,又必须做下去。”在职场中如果看到这句话可能有许多原因,工作量、资源、奖励、价值观……但是此类事项一旦出现在基层工作者身上那么很有可能是同一原因——思想“缺钙”。对此应加强政治引领,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中心,抓好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定力”和“辨别能力”。同时,履行好一把手带班子,班子带队伍的政治责任,切实在基层干部的发展上作出合理规划,让年轻干部能看到成长路径和发展预期。
“在职场先努力再升职。”一些基层干部在参加工作之后却发现与自己的预期有较大差距,相对身边在大城市参加工作的同学工资待遇少,增幅不明显,且工作量大,工作任务多“5+2”“白+黑”是基层工作的日常写照,挫伤了部分基层工作者的积极性。想要改变基层干部此类懈怠心理,提振干部精气神、政治激励、工作支持、待遇保障、心理关怀每一样都缺一不可。更应建立多种方式的激励机制,例如“公平、竞争、择优”的选人机制,“聘任、转正、交流”的淘汰机制,当然还应积极配合做好成效考核,从制度上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对基层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进行专项检查。推动各级干部积极投身到基层工作当中。
“让你的能力配得上你的梦想。”短绳不能汲深水,浅水难以负大舟。很多时候基层干部的懈怠与焦虑是源于本领恐慌与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怕出错,不敢出错,不如不做。”对于此类基层干部我们在完善制度机制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养。开展基层单位之间的计划性交流、结构性交流、培养性交流等多种形式交流,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此外还可以展开专项学习会议,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农业、农业经济知识的干部,将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充实各级党政班子。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基层干部只有拿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精气神、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踏踏实实,稳打稳扎,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
(吴雅涵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县委)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