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中国人民擘画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升人民福祉新水平的美好蓝图,让“中国梦”不再是梦。然而,美丽“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不断增强提升“八大本领”,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砥砺奋进,共同实现美好蓝图。
守初心,为民本色永不改。为民情怀最动人,坚持“民”字当头,常怀为民情怀,方能在沧海横流间显砥柱、守初心。正是怀揣“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难,共产党来干什么”的坚定信仰,谷文昌带领东山干部群众,苦战风沙十余载,打破了“神仙也难治”的魔咒,把人间荒岛变成海上绿洲;正是有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为民情怀,新时代“愚公”黄大发36年来如一日,带领人民群众在悬崖峭壁上凿出“生命渠”,解决了草王坝常年缺水的问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视谷文昌、黄大发这样的好干部为自己的榜样,常怀“为民情怀”,始终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扎根基层,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切实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担使命,强化责任勇担当。新时代是担当者的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敢担当有作为,是党和人民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即将过去的“十三五”时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体现的中国速度和中国智慧,这一切与全体党员干部的砥砺前行、开有创新、奋发有为离不开。试想,想要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这些美好愿景,定是困难重重、步履维艰。倘若,党员干部们在前行过程中松懈了、退缩了,那么所有的规划和目标皆是“空中楼阁”,化为泡影。这就呼唤广大党员干部坚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智慧和勇气,勇于责任担当、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克服一次次苦难,啃下一块块“硬骨头”,饱含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蓝图才能不断被实现。
抓落实,做实做细见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有了好的决策、好的蓝图,关键在于落实,抓落实是将梦想转化为现实的最重要途径。“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此外,还有很多彰显中国速度、中国高度、中国智慧的创造发明,这一切成绩与中国人民的勤劳、实践分不开。没有落实,一切都是空谈。正如老百姓常讲:“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虚招。”因此,在推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实干的优质作风,带领人民群众干事创业,让抓落实成为自己的鲜明特质,始终着眼于实、立足于干,不断增强抓落实能力,推动党的大政方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面对艰难繁重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党员干部要守初心、担使命、抓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
(吴灵芬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