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组部部长陈希在深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切实抓好干部考核条例的贯彻落实,以高质量干部考核促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高质量干部考核需要差异化的考核标准做支撑,一把尺子量不好所有的人和事,干部考核不分等级就失去了考核的实际意义,只有拉大考核差距分出“三六九等”,才能激励先进鞭笞后进,促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精准科学,不搞“一刀切”。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认为干部考核工作繁琐,盲目地搞“一刀切”,简单粗暴的实行“一考定终身”,全年仅仅开展一次年终考核,“优秀”“称职”人员固定不变或轮流坐庄,不但不能考出真实水平、反映出真实业绩,且还挫伤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诚然让考核工作变了性质,失了味道。精准、客观、科学考核干部是考核工作的本质要求,其过程必须严谨细致,怕工作麻烦、怕招惹是非必然难以做好考核工作。故此,只有遵从考核客观实际,不断完善考核程序,持续优化考核内容,深入岗位职能、立足岗位工作、紧盯目标要求,结合岗位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切实将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有机结合,才能确实提高考核结果的精准性和科学性,考核结果才能真正让人信服。
抓实分类考核,打破“大锅饭”。当前,一些单位考核考核不分等次搞“一团和气”“平均主义”,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导致好干部选不出来、差干部评不下去,单位看着“和气”实则没了“生气”。因此,在考核手段上要做到“个性化考核”与“常规性考核”相结合,将科学绩效要求转化为具体的量化指标体系,因人因岗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使考核更加客观公平。如,一般干部职工考核要聚焦工作任务的贯彻执行、解决问题困难的能力办法等内容;单位“一把手”考核要聚焦工作方向把握、对外沟通协调、工作任务部署等方面。唯有如是,党员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才能更加民主化、科学化,方能进一步增强考核工作的公信力。
强化结果运用,赛出“千里马”。考核的目的是奖勤罚懒、激励先进、鞭笞后进以致提高单位效能。考核结果运用决定整个考核工作的成败,考用结合则会直接起到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的作用,考用脱节就会出现“考好的没用,用的考不好”两张皮现象,直接让考核失去了“生命力”。故此,强化干部考核结果运用,真正做到“奖优罚劣”“能上能下”,才能发挥出考核的真实作用,方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把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评先选优等切身利益挂钩,拉开干部考核“等高线”,既要奖得“眼红”,又要罚得“出汗”,让表现积极的干部不吃亏,表现消极的干部下不得力,促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没有成果必担后果的危机意识。
(欧阳可林 贵州省三穗县委组织部)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