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因此,党员干部要找准民生“着力点”,始终要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及时回应民生关切,努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做好教育保障是改善民生的必由之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大业,教育为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唯以百姓之心为己心的情怀,才能实现民生改善的长久性。
做好医疗保障是改善民生的关键之要。健康关系民生,牵动百姓生活。习近平说:“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近年来从健康中国理念的提出,到医疗改革的实现;从医疗报销范围的扩大,到医疗报销额度的提升,无不彰显了国家对国民健康、医疗保障的重视,不仅保障了全民的身体健康,也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题。唯有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才能让民生生活更有保障。
做好就业保障是改善民生的必由之路。就业乃民生之本。习近平说:“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要加强统筹施策,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对符合产业升级方向、产品技术较为先进,但受国际国内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影响遇到暂时性困难的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或少裁员,继续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鼓励企业尽力稳定现有就业岗位。用稳就业来稳经济、稳社会、稳民生、稳民心。切实彰显政府做好就业保障,改善民生的决心。
民生是暖心工程,人心是最大政治。越是在改革进入攻坚克难、打破利益藩篱的关键时期,越需要汇集闯关夺隘、推进改革的力量和智慧,脑中常怀富民之策,心中常思百姓之苦,发扬孺子牛的精神,把改善民生落到实处。
(贵州省三穗县瓦寨镇人民政府 刘思雨)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