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的振兴。乡村发展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近年来,各地大力解决乡村振兴人才的“引、留、育、用”问题,让乡村人才扎根基层,在基层舞台上施展才华、勇于担当作为。
促进人才扎根基层,在“引”上做文章。人才工作,引才是重点。把握人才新趋势新特点,贯彻落实上级人才引进政策,借鉴学习及创新人才引进方法。结合当地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全方位拓宽招揽人才引进渠道。努力构建以政府引导、与当地市场相适的引进方式。积极谋划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学校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吸引集聚更多优秀人才。
打造人才扎根环境,在“留”上下功夫。打造更加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解决后顾之忧,积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让他们感受到创新热土的温度。给予劳动力和人才归属感、获得感,真正实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才能让人才成长和城市发展相得益彰。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从不同角度下工夫,切实为致富带头人提供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工作条件,为人才发挥本领创造空间和条件。通过各类平台大力宣传对在乡村振兴中涌现出的各类人才事迹,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
发挥人才辐射效应,在“育”上求突破。实施精准培育。邀请专家或优秀的“田专家”“土秀才”为村(社区)干部、农村党员授课,提升工作效率,办事能力和政治素养。依托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平台,努力培育一批爱农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人才队伍。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把村(社区)干部、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农村实用型人才。
激发人才创业热情,在“用”上见实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人才量身定制岗位、平台,才能实现人岗精准匹配、发挥最大价值。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等群体中发现优秀人才,将真才实干的人才选出来、用起来,真正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用人局面,切实树立良好的用才“风向标”。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人才特长,激发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干事创业热情。
(贵州省三穗县瓦寨镇人民政府 黎大凤)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