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农业农村,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正确处理“三农”问题,把“三农”问题作为一条重要主线,领导亿万农民群众实现了翻身解放、解决温饱、摆脱贫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多,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贫困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对此,我们国家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最根本的就是要保护好耕地这个命根子,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一体抓好保耕地、建良田、产好粮,把党中央部署的一系列“藏粮于地”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夯实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
地为粮之本,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耕地就是粮食安全最根本的基础,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基础稳固可靠。耕地保护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是绝对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
(杨帅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统计局)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