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洮南市农贸市场外,一位七旬老人栽着两大筐大葱来到这里,因为老人用的是老年机,无法扫码进入市场内,这时突然围上来了三个城管。接下来的一幕却让人觉得非常的暖心,原来城管了解到老人的困境后,不仅没有把大爷赶走,而且还自己出钱把大爷的葱全部都买走了,让大爷早点回家。(《人民日报》4月28日公众号)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整体推进,城乡经济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服务水平也越来越完善。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地方农民为了生活所需进城卖菜,因不懂市场规范,不会文明摆摊,而城管不问原由、暴力执法,农民孱弱反击、抵触对抗的事例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不外是我们的执法人员和城市居民还缺少一点人性化的服务和个性化的帮助,确实值得反思。
农民进城卖菜,合理不合法,这是一竿子打死的歪理,应坚决杜绝。常有市民反映,一有农民来他们的小区卖菜,就影响市容市貌,弄得一片狼藉,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农民随意摆摊的怨言。可是,如果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农民种地卖菜,种的是粮食,卖的的是血汗,没有农民种地卖菜、卖粮,我们的菜篮子能那么丰富么?我们的农贸市场经济能那么繁荣么?更不要说我们今天离农业现代化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还完全做不到农业农产品“统一种植”、“按需供给”、“配送上门”的远大目标。农民种地卖菜,还是当今农业发展和农贸市场的重要补充,理应得到尊重。
当然,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机械化将会逐渐普及,大规模的农业耕作将使得农业从业人员逐渐减少,农业现代化也将会真正实现,届时,我们再也不会看到单个的农民进城卖菜了。
但是,对于当前的农村和城市里的菜农来说,在一段时间里还是一直存在的,我们大可不必对农民摆摊卖菜设置障碍,不要让他们既流汗又流泪。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卖菜老农不懂手机扫码进市场,我们就把菜全部买下,让老人提前回家……这是吉林洮南市三名城管的暖心执法,因为他们懂得,农民,既是一群特殊群体,又是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值得尊重。
可以设置临时摊点,让进城的菜农可以很快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要让农民因为没有摊位而挑着两大筐蔬菜四处流浪……办法是很多的,服务是亲民的,设置一片天,收获一片心。
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对于农民进城卖菜,不要死守着影响市容,违反市场规定的樊笼一棒子打死,而是应该不断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和执法水平。如此,农民卖菜既得实惠,社会机体也能标上文明的标签。
(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台烈镇人民政府 潘宗旭)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