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干部应该坚守初心、践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有作为有担当、要有为民情怀、要树牢公仆形象。以问题为导向,紧扣实践需求,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标准。基层干部是最接近人民群众的群体,必须坚持“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围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导向,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着力增强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基层党员干部应以实实在在的举措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员干部要以民之所需,干好民之所盼,群众需要什么,群众有什么想法,要多问群众建议,倾听群众心声,观察群众脸色,在具体工作中时时考虑群众需要、常常照顾群众需要,处处体现群众需要。要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主动深入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聚焦群众反映的共性需求和普遍问题,聚焦部分群众最急需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聚焦群众长期存在而尚未解决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分层分类梳理,为后续精准施策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把“真抓实干”作为第一要务。党员干部要立志做大事,在为党和人民的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要坚守为民初心,立足于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的出发点,竭尽全力解决老百姓的难事、急事,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干部必须坚持党的路线,跟党走,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用担当实绩来衡量实践活动成效。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党员干部要把“使命担当”扛在肩上,把真抓实干贯穿为民服务始终,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抓到底,落实到位。要拿出“想干事”的斗志、“敢干事”的魄力、“会干事”的本领,勇于攻坚克难、敢于无我奉献、敢于担当作为,立足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拿出“立马就办”的速度和“一次办好”的质量,用有效的举措、务实的作风纾民困、解民忧、暖民心。
把“公平公正”作为第一追求。子曰“政者,正也”,从政者,只有秉承公心,才能凝聚人心。时代飞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公平正义得不到维护,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兼顾好、处理好各方群众的关心关切,维护好、解决好最广大群众的利益诉求。要坚持“对事不对人,对谁都一样”的基本原则,在征地、拆迁、安置、建房、补偿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中,切实保持同一把尺子、同一个刻度,做到不打折扣、不因人而异,让群众安心、放心、称心。只有一碗水端平,不偏执、不偏心、无私利,才能真正把民生益事办好、办妥、办实,进而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贵州省三穗县瓦寨镇人民政府 刘思雨)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