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把尺,做人做事才会有数,知进退、守底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尺子”作比喻,鲜明地指出了新时代党员干部律己修身养性的原则和标准,指明了党的各项事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而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党力量与智慧的源泉。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可见,要将群众工作做好,党员应将“群众意见”这把尺子,牢记于心,指导实践。
用好群众感受这把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经常“向群众汇报”,把群众感受作为行动的“指南针”。党员干部应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为立足点,以实干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通过深入基层、走进田间地头,听群众实言、察民意,访民情、聚民智,用好群众感受这把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出更符合实情、更科学有效的群众切实需求的好决策。
紧绷为民服务这根弦。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情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时刻紧绷为民服务这根弦,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做好各项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便利。应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要增强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本领。
以群众满意为标尺。“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党的事业发展得好不好,党的工作扎实不扎实,群众意见最能衡量工作的长短,最能测出政策的优劣,最能作为判断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最高标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员干部应当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时常想一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了谁依靠谁。坚决做到大公无私、公私分明,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排忧解难,以群众满意为标尺,让党的工作在人民群众中有一个好口碑。
(三穗县长吉镇人民政府 游洁)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