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8日,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
家庭是我们的生活载体。家是人的出生的地方,是人的生活依托和物质家园。我们需要父母亲人的养育,才能胜利完成生理成长、学业发展,才能成家立业。不仅如此,家还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如果我们缺乏一种家园感,我们的灵魂就无处安放,而难以安身立命。有家人才有家,这就是无数中国人过年时都要不远万里回家省亲的原因。
良好家风是人生幸福的保障。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是一个家庭在共同生活中,经过培育并代代相传下来的,体现家庭成员道德品质、整体气质的家风文化。家风对人的道德、人格的成长确实是无形的影响,如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对人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人和睦、夫妻恩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往往大多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心理,也有较强的爱的能力。而在一个天天充满暴力、冷战的家庭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其人格与心理很难不受负面影响。又比如,少年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模仿。因此,家长每天在干什么,孩子就会模仿。如家长天天都在看书学习,就容易培养起孩子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也更容易获得幸福的人生。
良好家风是社会文明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家教、家风不仅对家庭成员发生影响,而且对社会风气也有很大影响。家风对于领导干部家庭来说还具有倡廉、助廉,促进家庭吉祥幸福的作用。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从政家庭的干部是否能够廉洁从政,不仅关系到本人的从政与人生之路是否平安,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幸福平安。
强家风家教,治家为重点,体现了传统中国人的家庭生活方式和齐家之道。培养良好家风家教,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贵州省三穗县八弓镇 龙寿芬)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