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当前,正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阶段,必须找准新时代“乡土人才”工作坐标系,把乡土人才培育好、使用好,使之充分发挥作用,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发展乡村产业的“领头羊”。
乡土人才的技艺绝活,经过历史洗礼、岁月沉淀,技艺不断精湛。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按照文化传承、传统技艺、农村经济等类别,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摸底调研,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全面深入掌握辖区乡土人才实际情况。要把有“绝活”的传承人、家庭农场主、合作社负责人、大学毕业生等纳入组织视野,注满人才蓄水池。打好乡情牌,鼓励外出务工的乡土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返乡创业。坚持“有用即人才、人才在身边”的观念,做到关心关爱人才,尊敬尊重人才,让懂农业、爱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们继续常年活跃在生产第一线。用活政策,让他们干得舒心、留得安心。
乡土人才大多来自农村、来自基层一线,有一技之长,进一步加强人才培育,补足文化短板,促其茁壮成长。定期开展乡土人才培训需求调研,坚持个性化、差异性、订单式培训,着力提升专业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真正做到按需施教、因人而教。把每一项技艺都做成匠心独运的精品。结对帮扶,解决实际困难。带领群众致富、当好创业带头人,一路上会有很多疑难问题,乡土人才自己解决不了,就必须拜师学艺。积极探索常态化开展专家送技到田间地头的机制,既做到分析问题面对面、又可以传授技术手把手,真正帮助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贵州省三穗县瓦寨镇人民政府 郑兴禄)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