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社会的飞速发展,网民涉网年龄越来越低,全网平均年龄处于相对低龄化形态,介于此,给许多犯罪分子提供了“趁火打劫”的机会。近年来,社会性骚扰、性侵害等恶性案件频出,尤其是针对未成年人的案例更是不甚可举,多起事件见诸媒体及网络,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根据《中国的儿童性侵:对27项研究的元分析》统计:中国男童遭遇性侵盛行率是13.8%,女童遭遇性侵的盛行率是15.3%。该数据是人触目惊心,这不仅仅代表的只是儿童,未成年人受侵害的相关数据更是令人瞠目结舌。
舆论认为,在帮助未成年人摆脱成长风险的工作上,路途难免黑亮,但前行必有曙光。未成年人一直处于知识、情感和经济的“贫困”状态,无力反抗犯罪分子的迫害。比如,有多位网友共同举报部分存在已久的非法****网站,例如萝莉网、次元公馆、芽苗论坛等纷纷被爆出,其中被害者不仅限于中国儿童,还有很多来自其他国家,不仅针对女孩,更有针对男孩的板块,网站种类五花八门;又如,上周末有网友发帖称,通过半年卧底在“秘密花园”网站截取大量证据,群内每天都有人在讨论“如何诱捕一个未成年少女”,流露出的群内聊天内容简直让人怀疑人生;再如,面对未成年人开放的小游戏中,成年玩家利用虚拟道具为诱饵,利用被害者不成熟的心智,诱导其拍摄照片及视频,手法令人发指。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一次次案件中补齐短板,在黑暗中摸索光明道路。坚决不能让未成年人的问题,只靠自己解决,这是每一位成年人的底线和任务。
舆论又认为,网络本是学习、娱乐劳逸结合的工具,却被有心之人滥用为违法乱纪的道具,实属不该。由以上案例不难看出一些基本的问题,首先是父母监管不到位导致未成年人频频触网被骗,通过对部分受害人的了解得知,这部分受害群体多数是父母离异、留守家庭子女、重组家庭等,在生活中监护人对其看管看护意识较弱,导致孩子不被关注,使犯罪行为有孔而入,进而产生严重后果;其次是学校在孩子成长历程中对性教育宣传缺位,无论未成年是男性女性,都有被迫害的风险,基于其不成熟又单纯的心智,和容易被哄骗的特点,学校如果不补齐短板,恶性案件发生,道德层面便升级为不作为犯罪;最后是案件中犯罪成本不高,社会对不法分子惩治宣传不到位等问题普遍存在,惩处措施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现状亟待完善。
舆论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有如下措施应对。一是应加强父母对子女监管力度。从特殊家庭着手,责令父母作为未成年子女法定监护人,应切实履行监管义务,无论是否为重组家庭、留守家庭,都对其子女有必然的监管照顾责任,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二是应筑牢学校教育宣传防线,既是底线也是红线,严肃不可侵犯。用好用实教育这块王牌,合理安排性教育课程,教师在言传身教中教会孩子如何爱护自己、保护自己,使其不为“蝇头小利”所动,规避大小风险;三是社会应完善法律法规并大范围宣传推广,对涉案人员严惩不贷。相关部门及时修改完善关于网络诈骗和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惩涉案人员,达到警示他人效果,让有犯罪意图的行为人退避三舍。
(马爽 三穗县良上镇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