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张贺)记者从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获悉:2022年上半年,各地“扫黄打非”部门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通过查办案件推动“净网”“护苗”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全国查处各类案件5200余起,其中刑事案件850余起。
全国“扫黄打非”办20日公布一批典型案件。(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关于“扫黄打非”行动方案》 的总体部署,全国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和专项治理,坚持把“扫黄打非”工作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在封堵和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扫除淫秽****文化垃圾、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取缔非法报刊、清除互联网有害信息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大整治力度。
一、领导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到位。要求相关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保障意识形态安全,要把“扫黄打非”作为维护地区政治、社会稳定、文化安全的大事来抓。要把握形势,履行职责,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在全国“扫黄打非”工作部署会上,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了综治工作目标考评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领导到位、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二、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街道张贴标语、社区黑板报、悬挂横幅、深入群众散发宣传单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开展“扫黄打非”法制宣传教育,深刻揭露制黄贩黄、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活动的危害性,广泛宣传“扫黄打非”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法规和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公众自觉抵制非法及盗版产品的良好意识。同时发挥社区书屋、群众团体等各类公共文化场所的教育效能优势,结合“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和“世界知识产权日”、“法制宣传日”,深入开展了文化进校园、送法律进社区等活动,积极向青少年提供优质文化服务,提供健康的精神文化食粮,寓教于乐,正面引导,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通过开展“守法经营,服务社会”主题教育活动,狠抓文化市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业主们的法律意识。
三、严打击,整治非法报刊、计算机软件、教材教辅读物、畅销书等各类侵权盗版制品。为确保在校学生不受盗版教材、教辅的侵害,县“扫黄打非”办先后组织人员开展春秋两季中小学进校书刊专项检查,全面检查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为确保书店、报刊市场、计算机市场的正常秩序, “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及时开展对辖区内报刊经营点、图书零售店、计算机销售店进行彻底清查,力求通过专项整治,使报刊发行市场、图书市场、计算机市场的经营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有效遏制了非法违规产品的泛滥。
(文/曾成良)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