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作为基层战斗堡垒的村级党组织,担负着落实党和政府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最后一米”的神圣使命,其班子队伍建设,特别是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一些地区缺少对村级后备力量培养的前瞻性谋划、主动性作为,致使后备干部培养出现“断层”现象。我们要坚持全链条思维,瞄准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节点,细化务实举措,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带动作用强,群众信得过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拓宽视野,在“选”上发力。“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道出了诗人龚自珍希望能够不拘泥于某一规定选取更多人才的期盼,对于村级后备干部的选任同样如此,要坚决摒弃唯学历、唯年龄论,跳出户籍和经验的局限,拓展选任视野,紧密结合镇情村情实际,瞄准当前村级班子队伍存在的网络办公、财务管理水平不高等短板弱项,面向产业致富能手、返乡创业大学生、种养殖大户、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培养一批村级后备干部。
增强本领,在“育”上发力。村级后备干部大多来自各行各业,对政策理论和村级事务并不熟悉,开展好队伍“初任培训”和后期学习“充电”是增强后备干部本领能力的关键。要充分依托村级活动阵地、学习强国平台、微信工作群等载体,对后备干部开展系统性的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培训,不断夯实其政治理论水平。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持续引导后备干部主动参与纠纷调解、疫情防控、禁毒排查等村级事务,切实增强其处理基层实际问题的能力。
鲜明导向,在“管”上发力。坚持“宽严相济、动态调整”总体管理导向。建立结对培养制度,乡镇挂片班子成员定点联系本村后备干部,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掌握情况解决难题,帮助后备干部“健康成长”。探索建立后备干部兼任村级网格员、养老专干、村民小组长、水库管理员制度,强化待遇保障力度,不断激发后备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坚持“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对综合表现优异的后备干部进行定向培养,对工作懈怠、敷衍塞责,不适合继续培养的后备干部及时劝退,确保整支队伍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旺盛战斗力。
一线锤炼,在“用”上发力。“备而不练、备而不用”,后备干部顶着“名号”不干事,锻炼使用长期停留于纸面,是一些地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培养的怪象,究其原因,是因为锻炼使用机制上的不完善。要探索村级后备干部跟班学习制度,结合干部个人实际和镇村工作安排,选派后备干部到乡镇机关内设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学习锻炼,锻炼评价实时记入个人档案,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坚持“两个优先”原则,即坚持从符合条件的村级后备干部中优先发展党员,优先从符合条件的村级后备干部中选拔村干部,着力构建“优秀人才—村后备干部—村干部”的全周期培养体系。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磨溪镇 李生泽)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