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近日以黄文秀为原型的影视作品《大山的女儿》收官,无数网友被这位驻村书记的故事再度打动,她毕业后奔赴偏远贫困山村带动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她用自己30岁平凡而伟大的奋斗人生,照亮那一方土地。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用美好青春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路上的青春之歌。
一、从《大山的女儿》中感悟“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用真心拉近距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黄文秀从繁华的大都市回到家乡,从名校硕士研究生到贫困村第一书记,她用年轻的生命践行了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无比忠诚,树立了所有青年干部接续奋斗的榜样。心中有信仰,脚下才能有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新时代年轻干部要学会与群众“心连心”,学会“接地气”,走进“高山里田野间”,勇于向人民学习、乐于向人民学习、善于向人民学习,成为人民最诚挚的朋友,构筑起与民同乐、与民共进的聚人心“朋友圈”,从小事、实事做起,用真心真情答好“人民问卷”,提升群众满意度,自觉把职责使命担在肩上、记在心上,奋力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
二、从《大山的女儿》中感悟“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奋斗使命,用脚步丈量责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驻村期间,黄文秀总是在奔波,她收起时尚的服装,穿上属于驻村干部的那一件亲切的“红马甲”,靠双脚走遍了全村,绘制出“贫困户分布图”,仅用一年时间就帮助了全村88户418人脱贫,将贫困率从22.88%降到2.71%,用实际行动带动百姓脱贫致富。新时代年轻干部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甘于奉献、不求回报,明白肩负的责任,全心全意、全神贯注走好乡村振兴路,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事韧劲,面对困难的“闯关”精神,面对高峰的“攀登”态度。不惧风雨,不怕挫折,恪尽职守、奋斗拼搏,用一步步扎实的足迹体现暖心帮扶,用一帧帧匆忙的步频体现真诚关怀,用丈量为民服务的“脚步”走好新时代的“两万五千里”,努力创造不负韶华、不负人民的佳绩。
三、从《大山的女儿》中感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初心,用汗水诠释担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短短一年时间,百坭村建立枇杷合作社,修建蓄水池,发展电商;炎炎烈日下偌大的汗珠,阵阵雷雨中淋湿的衣袖,都是带领全村人民努力奋斗的清晰见证,百坭村也成功走出了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乡村振兴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时代发展中,每一个人都在用行动践行着“奋斗有我”的豪情。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新时代年轻干部要常怀“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创劲,不被“内卷”大潮席卷,不做“躺平”党员干部,自觉在本职岗位上苦练内功,锻造过硬本领,努力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新时代对青年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青年干部要强化工作的担当意识,以创新思路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方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新时代的青年人而言,要汲取《大山的女儿》中的“精神力量”,拿好信仰之“笔”、责任之“担”、实干之“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信地擘画壮丽蓝图,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
(三家镇人民政府 向文浩)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