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以来,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响应,陆续发布公告上线“显示IP属地”功能。该功能上线后,将在用户主页、信息发布和分享页面等位置显示其所在地,境内展示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以网络运营商提供的IP属地信息为准,此功能无法由用户主动开启或关闭。
显示IP属地犹如一面“照妖镜”,揭开了许多网红“皇帝的新衣”,让“离岸爱国”者无处可逃,让许多网络世界中的鬼怪妖精都现出了原型,提高了网络发言的责任门槛。但如今的社会总有一些人认为“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伴随着众多网红的翻车,“IP代理”这一灰色产业也开始露出头角。治理网络乱象是本次清朗行动的重点所在,但总有人想“钻空子”,打击非法畸形产业势在必行。显示IP属地是互联网平台加强内容生态治理的有效措施,旨在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编造、传播不实信息等行为,塑造良好网络环境。显示IP属地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虚拟和现实的边界感,使互联网交往结构形成深层次冲击,让一些在网络中散播虚假信息、恶意造谣的“键盘侠”无处遁形,同时,也让许多认证为“海外博主”的网红“翻车”,出现了IP属地与资料不符的情况。IP属地的公开,让虚假信息失去了生存土壤。
要杜绝一切非法畸形产业在网络世界“肆意妄为”。当IP属地逐渐透明化,不少人为了继续维持“虚假人设”,想到要修改IP,因此“IP代理”这一畸形产业开始“趁火打劫”,利用非法手段变换真实IP属地,做起了“黑生意”。在电商平台搜索“IP”这一关键词就能够发现,不少商家打着几块钱就能修改IP属地这一“噱头”提供IP代理服务。这一行为本身就属于非法行为,是黑灰产业链的其中一环,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能够替犯罪分子掩藏真实身份和地址,躲避法律打击,造成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
相关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IP属地的管理,保障网络环境清朗。一方面,要完善系统侦测技术,识别和禁封非法代理IP服务器和改IP属地软件,对一些动态的IP地址进行有效拦截和屏蔽。另一方面,要对相关互联网平台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各大平台治理、规范举措到位,推动网络空间治理从治标向治本迈进。表达有边界,流量有底线,网络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生态环境,让更多网民们在网络空间中享有幸福感、安全感。
(李万慧 三穗县良上镇人民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