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引领干部群众形成合力,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探索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依托政策资源优势,走好乡村振兴之路。乡村要振兴,政策优势是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量大面广,涉及方方面面,应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立体综合协调机制,制定乡村振兴长远目标、阶段性计划以及考核办法。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采取政策激励措施,大力实施基础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招引更多企业,吸引更多人才,引进更多产业,吸纳更多资金,更好地发展镇域经济。
依托多元产业优势,走好乡村振兴之路。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不仅要确保集体产业硕果常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日渐富裕,还要考察当地资源环境,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大力培育特色产业,以农业农村资源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依靠群众,着力培育一批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重点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资源变资金、农民变股东,让群众看得见产业发展前景,看得见乡村振兴收益,从而转变固有思维,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
依托文化资源优势,走好乡村振兴之路。乡村要振兴,文化繁荣是灵魂。积极传承、保护和弘扬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深度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将打造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与整合当地文化遗产相结合,让古镇古村落焕发新的生命力。同时通过资助贫困大学生、满足困难群众微心愿、慰问孤寡老人、提供教育技术志愿服务,打造和睦的邻里关系、规范的乡村秩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传承和日渐和善的文明之风,也将让更多群众感受到文化的浸润,从而在源头上助力改善乡村治理。
依托人才资源优势,走好乡村振兴之路。乡村要振兴,人才引进是核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力”作用,鼓励和引导返乡大学生等群体回乡创业就业,要狠下功夫加强技术帮扶、教育和培训力度,通过培养人才、搭建平台等方式,吸引一批有一技之长的优秀人才回农村投资创业或者担任村“两委”干部,让真正懂农业、懂技术、懂治理的人才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激发农业农村活力。
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策优势,激发内生动力推动乡村向前发展,将“人民至上”理念贯彻始终,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步一个脚印走好乡村振兴之路,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安康作出新贡献。作者:
(王璐 遂宁市大英县卓筒井镇)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