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最大限度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生命质量,事关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满足老年人对晚年美好生活特别是精神层面的追求,让他们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既是子女的应尽之责,更是政府的施政所向。国家卫生健康于6月印发通知,在组织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的基础上,决定2022—2025年在全国广泛开展老年心理关爱行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庭是养老的主阵地,家庭成员需承担起主要的养老责任。作为子女应多给老人一些陪伴和关爱,努力营造出良好的生活氛围。要想方设法增强老年人的晚年幸福感,陪伴、鼓励他们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适当适量运动、在比较愉快的环境中和氛围里,感受生活和人生的乐趣,实现真正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充分发挥社区作用,用邻里守望编织社区的爱心网。开展社区慰问活动,办好老年活动中心,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生活,促进老年人之间互动交流。同时,加大社区活动场所建设,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发挥好社区“身边人”的力量,让抑郁、孤独情绪远离老人。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养老服务的坚实地基。要加大投入,兴办养老福利机构、建设养老福利设施、发展养老护理服务市场、培育专业护理人员,将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提高老年专业化服务水平。关爱行动明确提出,2022-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000个城市社区、1000个农村行政村开展老年心理关爱行动,到“十四五”期末原则上全国每个县(市、区)至少一个社区或村设有老年心理关爱点。
加速推动适老化改造。聚焦老年人日常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方面,通过改进页面、加大图标等措施进行智能手机等硬件设施设备及各类软件的适老化改造;加强实施出入口、通道无障碍改造;保留人工服务窗口,方便老年人使用。多措并举,让科技成果更好地惠及老年群体,帮助老年群体更好地适应社会。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归根结底,开展老年关爱行动需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家庭、社区、社会,需要多方协同发力,齐头并进,做好服务,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并解决好,让他们多些幸福和微笑,才能让老人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安享夕阳之乐。(大英县 吴宗璞)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