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人的品德,刻印于做人做事的细节,彰显于具体而微的点滴,关乎精神气质、格局境界。保持清醒和自觉,时刻严格约束自具体而微的点滴,关乎精神气质、格局境界、保持清醒和自觉,时刻严格约束自已,是一种高尚素养与修为。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修已以安人”尤为重要。正所谓:“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严于律己,“严”的是政治品质,“律”的是道德修养。周恩来同志有一次去北戴河,让身边工作人员给图书馆打电话借阅世界地图和相关图书被告知不能外借,他便冒雨来到图书馆阅览室查看资料,还称赞图书管理员:没有章程制度办不好事。党史上的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德行风范。今天,广大党员干部更应深刻认识到,严于律己须手握戒尺、加强自律,让“严”的品质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严于律已,就要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历史上,东汉杨震面对故人贿赂和“暮夜无知者”的说辞,留下了“四知拒金”的美谈。对权力存有畏惧之心,增强“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才能丝毫不敢懈息、丝毫不敢马虎,夙夜在公、勤勉奉献。慎终如始,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才能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胜人者力,自胜者强”。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之时,越要谨慎从事自我完善,胸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保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
严于律己,就要知行合一,让严与实成为人生厚重的底色。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些要求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追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从“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到“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再到“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他对自己处处要求严、始终苛求实,把宗旨意识贯注到工作、事业、生活的方方面面。修身律己永远在路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践行“三严三实”,让“严”的精神、“实”的作风成为思想品格、行为习惯,应当是一辈子的事。
“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严于律己,贵在一以贯之,难在坚持不懈。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节操,不弃微末、久久为功,做一个一尘不染的人,我们就能在新征程上激昂精神、迸发力量、勇毅前行。
(武笔街道办事处 杨铖香)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