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实现理想的基石。“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见于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这两句话对于教育内涵有着高度的概括,要求加强青少年精神与体魄的全面教育,培养出体魄强健、人格健全、品学兼优、充满朝气的新一代青年人。
全民健身事业正在高质量发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正在进一步优化,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智慧化,全民健身设施也在进一步完善。因此,在大家都有一个强健的体魄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人格健全、品学兼优等一种精神文明上的健康。
一个人良好性格的养成,主要在于适当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既是性格的养成地,也是性格引导的重要支撑点。
在家庭里,第一,父母需要以身作则,父母的言谈举止是孩子行为的楷模,形成良好的家教氛围,才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第二,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要求和关爱要适度,要合乎情理。特别在孩子叛逆期,不能提过高的要求,孩子做得好的要适当表扬,做错的不能过度批评责备,还需要及时引导;第三,要尊重孩子的情感和性格特点,尊重孩子,孩子才能乐于听取家长的指导和教诲。对于答应的事情和者要求孩子做的事,就必须做到,不能半途而废、出尔反尔,才能对良好性格的养成有益。
在学校里,一要观察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要考虑学生的共性,但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二要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发挥集体的作用。取长补短,激发潜在能力,使得健康良好的性格得到更好的发展。三要鼓励学生自我教育,培养自学能力。再强有力的监督和教导,也没有学生自主控制、自我锻炼、自主学习更有效,让学生在自我感悟和自主锻炼中,才会养成和巩固一个健康良好的性格。
真正的健康是需要全面的,只有身体和精神的健康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才能成长为一个全身心健全的人。
(八弓镇 盛宗泽)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