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意为培养人才、传授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群体来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那便是教师。
2022年9月10日,第三十八个教师节,各地各学校,线上线下都在以不同形式为老师过节,也不难看出,国家、社会、人民对于教师越来越尊重。当然,随着我们国家的国力越来越强盛,国民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好老师的“造就”—尊师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凡见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无不尊重教师。宋朝杨时、游酢“程门立雪”,伟大领袖毛主席“敬老尊贤”等等,从古到今先哲贤圣对尊师重教的言传身教,深刻启示我们要尊师。
尊师—要尊重教师的劳动。老师的备课、讲授、总结,作业、试卷的批改都是辛勤付出的体现,学生虚心学习,认真听好老师的教诲,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这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
尊师—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古人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作为学生应从心里敬重老师,教师也是人,“必食人间烟火,必有七情六欲”,自然也就有缺点和毛病,所以不能以之作为评判教师现实形象的唯一尺度,更不能简单化地进行情感上的褒贬。
尊师—要常怀感恩之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历久弥新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感恩。一个人,无论地位多高,成就多大,都不能忘记老师在自己成长道路上所花费的心血,要饮水思源,常怀感恩。
好老师的“成就”—育人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一个好老师不仅仅教书匠,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育人”的根本,深深地影响着人民的幸福、国运的昌盛。
育人—要坚定理想信念。“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就是老师的理想信念,有了理想、目标,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地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不断进行进行自我挑战。
育人—要扎实知识功底。教师的学识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外动力,又是影响教育自身发展的关键内动力。学识越扎实、教学能力越过硬、教学态度越勤勉、教学方法越科学,影响就越有力,越无痕。
育人—要胸怀仁爱之心。“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名好教师应以仁爱之心对待每一名学生,促成学生的成长进步;应以仁爱之心开启每一名学生的心灵之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以仁爱之心施展教育的魅力,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
(回马镇人民政府 李祖帅)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