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这座涪江河畔的城市—遂宁。疫情态势严重,在城市按下暂停键之际,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防控人员坚守“疫”线,以每分每秒的勇敢与无畏,为“江城罨画东西岸”的秀丽斗城搭起特殊时期稳中有序的桥梁,为“楼空万木极遐观”里的人间万众点亮疫情高压下的温暖星火。正是秉承着无私无畏、坚守不渝、不忘初心的精神,遂宁的抗疫英雄们才能在数不清的倒悬之苦、道不尽的披荆之行中,凝同心之“志”,筑起能够抵挡所有风霜雨雪的抗疫之基。
凝 “红旗直上天山雪”之无畏,筑“逆行出征”之基石。疫情严峻,防控刻不容缓。遂宁实施全市全面社会管控后,党员干部、基层工作者、医疗服务、社区志愿者等各类人员迅速组织并到岗开展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船山区人民法院等机关的党员干部在接到下沉通知后,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在社区统一指挥下开展疫情防控的工作。社区就是疫情防控第一线。为保证防控通知的时效作用,最早列有高风险区的河东各单位基层工作者争分夺秒,组织协调社区居民根据防控要求居家隔离,维持紧急通知下的防控秩序,以与疫情赛跑的效率,坚决遏制其蔓延态势。白衣执甲,“疫”路先锋。自疫情发生以来,以遂宁市中心医院4000余名职工为代表的医护人员迅速行动,严密组织安排防控工作,在疫情的硝烟下逆行出征,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即使坚守在感染风险最高的第一线,也没有一人因此而退缩。正是这种“荆有棘,又何惧”的无畏打破城市的阒寂,奏响与疫情鏖战的遂州进行曲。
凝“待到雪化时”之坚守,筑“星火成炬”之基石。“疫情当前,警察不退!”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以蔡鸿帆为代表的遂宁警察的选择与担当。责任在肩,通德大桥西桥头的治安卡点上,他和同事承担着核验、转运志愿者、转运急诊病人等任务,已冒雨连续几天高强度工作。自9月20日疫情发生以来,全市4753名社会工作人才、全市5000余名民辅警、50余万名注册志愿者等队伍拧成一股绳 ,舍小家、为大家,同心、同向、同行,以最快速度、最严要求、最实措施凝聚起共同抗疫的强大战斗力。疾风劲草,矢志不渝。正是以这样“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与守护,才造就了一支成城断金的战疫力量;点滴微光,如炬如芒,正是以这种“千马万军过楚河”的精诚与团结,才筑牢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控阵线。“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每一个无惧危险、坚守前沿的遂宁儿女,用汗水熔铸成劚玉如泥的宝剑,撕开疫情下城市笼罩着的阴霾。
凝“一枝一叶总关情”之初心,筑“金石可镂”之基石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群众事无小事,满足疫情下人民群众生活方面的日常需求更是一线抗疫工作者所心系关心的重点。在所在小区被划为高风险区并管控后,志愿者代飞和其他就地转志愿者的党员干部、居民志愿者已在小区值班点坚守了4天。“我的高血压药吃完了”“父亲70多岁不会用智能机一人在家”“我皮肤病的药在车库没拿”“楼上老是吵闹影响我家休息”“志愿者和驻守医疗人员的物资短缺”等等情况层出不穷,由于需要一直值守联络点,代飞常常半夜为处理事务多方协调沟通,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正是以这种“俯身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我们的一线战疫志愿者才能事无巨细,以细腻而真挚的支持与帮助消除疫情下群众的焦虑与不安,以一颗“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炽热赤子之心在萧索风雨中为遂宁人民打起一把暖色秋伞。
凡人微光,皆是信仰。在每处抵御新冠疫情的第一线,抗疫英雄们逆行而上,以“红旗直上天山雪”之无畏、“待到雪化时”之坚守、“一枝一叶总关情”之初心,凝同心之“志”,铸筑成涪江河畔最如磐如钢的抗疫基石!(遂宁市船山区人民法院 王棋)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