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核心的“仁”就是仁者爱人,即仁爱。孔子一生都以实现“仁”为己任,以实现“仁”为自己的最高理想。
“仁者爱人”是德政的基础,爱民、以民为本的君王才可成千秋大业。古时,周王曾这样问孔子:一个国家需要繁荣安定,需要哪些东西维持?孔子答道:需要三样东西,君王要有百姓的拥戴;官府仓库要有足够的粮食;军队要有充足的军备。周王又问道:倘若要在三者中除去一项,应为什么?军备!两项呢?军备和粮食!孔子的回答揭示了一个国家繁荣安定的首要条件:爱人!君王要爱戴百姓,百姓要拥戴君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来以仁爱之心泽被苍生的君主,哪一个不是成就了千古英名?他们的初衷是想巩固自己的统治,留名青史,是出于爱自己的本能,而后他们做到了爱人、爱民,最后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明君。假如帝王能施“仁”政,那么他就能得天下人的拥戴;而如果一个人能以“仁”者之心爱人,那么他必定会得到大家对他的信赖与爱戴。
二人成仁,仁者爱人,既爱自己,也爱别人,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构造“仁”。爱自己,人性的本能,如果一个人连爱护自己都做不到的话,就根本不要说爱护别人;爱别人,生存的本能,既可以体现相互的友爱,也可以为自己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所以,爱自己也可以更好地爱别人,这就是“仁”的起点;而爱别人是为了更好地爱自己,这就是“仁”的归宿。
二千多年以前的孔子,就提出仁者爱人,而如今的我们,更要延续这高尚、美好的品质。让我们温故:仁者爱人;让我们知新:爱自己,也要爱别人。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总工会 何雨恬)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