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办酒席比以前简单多了,一个小火锅,几个配菜,干净又卫生,噼里啪啦几分钟菜和酒水就上齐了。”10月13日,在三穗良上镇上寨村街上组参加丧席的万土英不经意的一句话,勾起了群众以前农村操办红白喜事酒席的回忆……
“以前哪家办席,里里外外至少得邀请十几个人帮厨,参加酒席后,还喜欢讨论酒席的排场大不大、菜品多不多,烟酒高不高档。”上寨村村民杨明石回忆道。
良上镇是一个典型苗族聚居乡镇,群众热情好客,就在几年前,还遵循着“三蒸九扣四大碗,五斤米酒一桌客”的办席标准,“红事吃三天,白事头天吃例席、次日吃正席”也是雷打不动规矩,乔迁酒、满月酒、升学酒各村酒席也是层出不穷,久而久之滋生了严重攀比心理,浪费也是常有之事。
“经‘寨管委’商议规定,‘办婚丧嫁娶酒,红事吃一顿,白事办一席,一个火锅九盘菜’之后,厨房帮忙的人也轻松多了,饭菜也很少浪费了。”上寨村办席厨师杨昌敏说道。
打破这一陈规陋习,得益于村级“寨管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充分发挥“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自治优势,群众参与度高,能自觉遵守规定,获得感也更强。
“选出寨子里德高望重且具有议事、协调、组织活动能力的老党员、寨老等人组建‘寨管委’,可以结合自己寨子情况,自主管理民风习俗、人居环境等事情。”上寨村党组织书记万文昌介绍道。
“寨管委”破除农村“陋席”。不仅有效遏制了滥办酒席的现象,还刹住了办席时间长、规模大、重排场、轻需求的歪风,群众也能从繁复的酒席中抽身,集中精力搞生产、谋发展。
“现在我们寨上一年到头也没得几场酒席了,大家都集中精力搞生产,不仅荒地变少了,这两年还搞起了秋冬种。”杨明石说。
“接下来,我们要推动‘红事吃一顿、白事办一席、只办婚丧嫁娶席’等良好乡风纳入村规民约。”良上镇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人员李万慧介绍道。据了解,该镇目前已在群众集中居住的34个自然寨成立了“寨管委”,新增设立环境卫生管理、社会综合治理、公益事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等公序良俗40余条。
(良上镇 万锋)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