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由生态环境部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家单位联合印发
《意见》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具体事项牵头部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履职尽责、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报告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情况督办、加强督察问责和正向激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保障等7个方面作出安排部署,将为推动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发挥重要作用。《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21日 第11版)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是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收录在《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这篇重要文献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规律,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系统形成了总书记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0年来,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壮大,逐步成为支柱产业;建成世界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水电、风电、光伏等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1亿千瓦,相当于近50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据初步核算,2011年至2020年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8.7%,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保护生态环境,产业转型为关键。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模式,重点在于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重塑开发布局,弱化能源输出型产业占比,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生态文明与文化深度融合,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金山银山。
人与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共同的梦想。因此,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
(水手)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