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准确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深入阐述推动全球发展的中国主张,呼吁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加有韧性的全球发展。
“我们要推动更加包容的全球发展。团结就是力量,分裂没有出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应该同舟共济。” 重要讲话掷地有声,为推动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开辟合作共赢的新境界注入强劲动力。《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21日 第03版)
当今世界,物质技术水平已经发展到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南北差距仍很明显,各国内部也不同程度存在发展差距,世界繁荣稳定不可能建立在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基础之上。只有让走在前面的国家真心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共同复苏”才有望成为现实。
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开幕。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粮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机叠加、人类发展面临重大挑战的严峻背景下,提出推动更加包容、普惠、有韧性的全球发展的重要主张,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传递了坚定的信心,为凝聚国际共识、促进国际合作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在中国,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以及中国政府保障和促进人权的实践。”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巴基斯坦籍研究员、教授穆纳瓦尔·伊克巴尔说,从《论述摘编》中可以感受到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权问题的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中国经济日益转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主张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人权交流合作,推动各国人权事业更好发展。墨西哥负责多边和人权事务的副外长德尔加多说:“面对疫情挑战,中国给予其他发展中国家重要的抗疫物资、疫苗等援助,这对实现这些国家的发展权是实实在在的帮助。”
推动更加包容、普惠、有韧性全球发展的中国主张背后,是不断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中国作为。从发出“全球发展倡议”,到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从举办“进博会”,到参与对发展中国家减缓债行动;从提出数字创新合作行动计划,到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倡导国际粮食安全合作……中国不断为全球发展贡献从理念到实践的全方位智慧。
(水手)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