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中市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公务员奖励规定》,在政策框架内用好用足公务员奖励资源,激励干部当好为民“实干家”,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竞相干事创业的活力动力。(11月30日《四川组工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员干部作为服务群众的“排头兵”,要不断地“靠拢”群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为民“实干家”,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时代“答卷”。
距离“近一点”,走近群众更要“走进”群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只有走近群众,才能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党员干部,绝不能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作一句空话,只有全身心地“走进群众中”去,“望”群众之所艰,“闻”群众之所辛,“问”群众之所苦,“切”群众之所痛,收集好关乎民生的“疑难杂症”,有的放矢地干好实事,才能真正走进群众的心坎里,做群众的贴心人。
身子“低一点”,姿态放低更要真心“沉底”。党员干部是我们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带头人,“大山的女儿”黄文秀、“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夏、“最美基层干部”兰辉,这些工作出色的党员干部,都有密切群众的优秀品质。相反,如果沾染“官气”,不愿与群众打成一片,动辄摆架子、耍派头,长此以往,就会背离党的群众路线,脱离基层,脱离群众。作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必须拿出最真诚、谦逊的态度,放低身段,真心“沉底”,以群众身份体验和感受群众疾苦、分析政务服务中的优劣好坏,打通政务服务中困扰群众的“痛点”“堵点”。
服务“真一点”,真情实意更要“争先恐后”。民之所呼,政之所兴。服务群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仅是为群众解决好实际问题,还要能够争先恐后、主动出击,这就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时,拿出“不甘人后”的态度,在圆桌会议、茶馆驿站、田间地头,主动出击,与群众面对面,将群众的需求、诉求以及不满意都收集起来,而后对标补短板,对点惠民生,把服务群众从“找上门”变成“送上门”,把群众“到处跑”变成干部“帮着办”,真正变群众的“呼声”为喝彩的“掌声”。
(江油市职业中学校 阿伟)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