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宾市兴文县大坝苗族乡晏州社区,社区党总支专门拓展了一个纪检委员办公区域,以“三资”阳光交易为抓手,搭建了一个“廉勤督察站”, 推动农村“三资”应进必进阳光交易, 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12月10日《四川组工网》)
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作为发展农村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易发多发地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要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厘清底数,夯实“三资”规范管理基础。农村“三资”交易的基础是农村资产资源和资金项目的全面梳理,底数清楚了,才能达到“应进必进”的效果。农村“三资”不仅限于“进”“出”登记在案,从规范交易的角度,为了让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搞清楚“哪些资产资源要统计”“哪些资金类项目应该入场”“要走什么决议程序”“要准备哪些资料”等问题,应按照“应统尽统,全面摸排”原则进行项目梳理,逐个点位进行踏勘,核查项目实际位置、资产现状、实际面积、是否已经出租、租金收缴情况等。尤其是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要厘清资产权属关系,搞清楚资产所有人是谁、使用人是谁、收益人是谁、有无产权证等,为“三资”管理奠定基础。
科技助力,破解偏远农村项目踏勘难问题。为了解决普遍存在的农村资源分散、地形差异大、方位辨识差、看地找地难、现场交易难等问题,应借助数字技术,基于多光谱卫星数据、遥感影像及数字信息处理系统等对农村资源的影像资料、权属、规模等现状进行采集、整理,形成数字化的项目信息,将农村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管理起来,大幅度提高农村资源数据的查询、处理和传输速度,从而将一般的属性数据管理上升到空间数据管理上来。通过信息技术,相比意向受让方传统现场看地的单一方式,服务效率显著提高,具有不受云雨干扰、全天候、全天时、观测角度多维度、区位信息感知更全面等优势,为交易前期的交流环节提供了极大便利。
信息支撑,构建全过程全链条智慧化监管。相比传统监督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的“数据监督”,不仅可以关联整合多渠道数据资源,拓宽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渠道,同时能有效避免主观因素影响。应充分发挥信息科技监督优势,让数据多“跑路”,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将监督措施内置于“三资”阳光交易全流程。如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对招标项目本身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控,杜绝了暗箱操作等廉洁风险,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同时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农村产权规范化交易有规可依、有据可循,经得住检验。
(江油市胜利街小学 缑丽蓉)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