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维系着国家根基,枢纽着民族凝聚力的动向,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早已深深在每位中国人的心灵上开花结果。
弘扬中国文化要言忠信,行笃敬。在《论语》中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我们中华民族,在克己修身的修为上是极具专注力,感染力和传导力的民族。诚信和尊敬之举不仅是个人立身处世之道,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并发扬是我们信仰文化的本分。个人诚信意形态识以及诚信行为品德,关乎着社会风尚良好发展的推进,且在理想观念上,追求卓越的诚信品质,已成为人生最高理想状态,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着重大意义。
弘扬中国文化要颖自强,悟厚德。《周易》乾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励精图治,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更是中华文化潜在的奋斗基因。教育事业在载物厚德基础之上,养育着中华儿女的人生茁壮成长,中华文化文明每往前一步,都离不开自强不息与宽厚仁慈的积极作用。
弘扬中国文化要固创新,守传统。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先秦]《周易·系辞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要学会利用觉察力和感知力去发掘中华文化的优势,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时代家园,使其具备的创造力应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且又不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优质哲选,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入心,还要深化于个人日常言行。
当今民族文化多样化,彰显着各民族的文化风采,正因为中华文化保留着独特的文化元素,才得以走向世界大放光彩。(贵州省三穗县台烈镇人民政府 万晨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