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家政阿姨、电商主播、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送餐骑手……新职业不断涌现活跃在大街小巷、服务于千家万户的这个庞大群体,被称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他们主要是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共享经济服务提供者。
“新就业形态”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由于其具有就业容量大、进出门槛低、灵活性强等特点,在稳就业、保民生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拓宽了就业渠道,保住了千万劳动者的“饭碗”,也增加了劳动者收入,提升了就业质量。
新事物,有生机勃勃的一面,也有“烦恼”的一面,“新就业形态”也不例外。“新就业形态”的烦恼,是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方式灵活,群体流动性大,许多人难以与企业直接确认劳动关系,存在用工关系复杂、社会保障不足等问题,其权益保障往往面临新挑战、新问题,需要着力加以规范、强化保障。当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个人发展不仅面临公平就业、劳动报酬、劳动安全、社会保险等现实问题,还面临着如何继续学习充电的难题,而后者对于劳动者的长远发展影响更大。学习是人生成长之梯,通过学习和培训,可以开拓更多成长通道,为劳动者端好“饭碗”注入更加持久的力量。这也启迪着我们:在新问题新挑战面前,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靠高质量发展闯出新天地,是我们转危为机的宝贵经验。解决各种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聚焦当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最大限度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切实履行好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也将持续在加强职工思想引领高度、提升关爱帮扶温度、推进职工之家建设进度、拓展职工权益维护维度等方面发力,让新就业形态群体切实感受到“娘家人”的关心和温暖。(大英县总工会 杨理)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