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大力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引导党员干部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12月29日《四川组工网》)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必须要以破解难题、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目的,切忌“调”而不“研”,“研”而不“用”。
抓住关键,“调”在点子上。在开展各项工作和完成调研任务的双重压力下,个别干部为了调研而调研,存在调研课题老套过时、调研过程不深不实、调研结果脱离工作等问题。选准选好课题是调研的关键,切忌“闭门造车”,既要围绕中心工作,突出热点问题,也要冷热结合,填补选题空白。调研课题要扣重点、跟节点、寻亮点,胸怀“国之大者”,时刻关注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聚焦事关大局的重要问题、推动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攸关民生民情的焦点热点......不仅要挖掘问题,暴露出潜在的风险隐患;也要发现亮点,推广有价值的典型案例。
把准核心,“研”出新成果。只“调”不“研”是空有其表的“凑数式调研”,要把调查和研究深度融合、有机衔接,才能“调”为“研”用。研究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调研人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科学分析、理性研究,以专业视角、用专业知识去分析,从正反两方面发现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把局部问题放在大环境中整体审视、把具体问题追到根源上深挖细查、把当前问题和历史经验纵向联系,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分析数据、提炼重点、提出对策,形成观点鲜明、逻辑清晰的调研报告。
力求实效,“用”到工作中。开展一次调查、形成一篇报告不是调研的“终点”,做好调研成果转化“后半篇”文章才是最终目的。因此,调研成果不能“空”,要具体可行;不要“旧”,要力求新意;不得“浮”,能落实落地。要做好调研成果的分类识别,将同种问题、同类现象、同样经验的调研成果归纳起来进行集中转化,把有价值的调研成果选出来,进行专题研究,加以修改完善。将理论成熟、务实管用的调研成果吸收到党委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中,让调研成果服务决策,化为制度机制;将总结出来的经验做法推广运用,把调研所得化为推进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江油市职业中学校 阿伟)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