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巍巍宝塔山,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光辉历史;滚滚延河水,映射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员干部弘扬延安精神必须矢志不渝,夯实理想信念之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干部,用智慧和汗水挑起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一是传承延安精神,燃理想信念之“火”照征途。延安精神的精髓在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延安时期,我们党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正是因为点燃了坚定的信念之“火”,培养了一批一心向党的优秀人才,中国共产党才能在物质生活条件极度匮乏、环境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力挽狂澜,带领全国人民取得胜利。新征程上,坚定政治立场,做好“信仰代言人”,需要我们从延安精神中汲取“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伟大精神,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信念,无惧寂寞和清苦,扎根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铸牢“一心一意跟党走”的政治信仰,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始终坚持“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升“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学习境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在政治理论的学习中铸就“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
二是传承延安精神,蘸笃行不怠之“墨”书新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显著特点。革命时期的延安,环境无疑是艰苦的,经常穿着粗布补丁衣服做报告的毛泽东,带头参加生产劳动,亲手开荒种草、纺线织布的周恩来,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为生活标准的朱德,无不折射出那段岁月之艰难。也正是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吸引和培育了成千上万的抗战英才。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畏艰难、开拓进取,铸就了延安精神的伟大力量。时代更迭,社会发展,精神永不磨灭。我们传承延安精神,就是要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弘扬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新征程上,赓续艰苦奋斗作风,做一名“实干代言人”,需要我们打造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铁肩膀”。“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党员干部要在大事难事面前要敢于负责,在急事危事面前挺身而出、率先垂范,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投身基层实践,始终保持苦干、狠干、实干的“三干”作风;需要练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真功夫”。在奋斗新征程中要摒弃“娇气”,勇于涉险滩、破坚冰、攻堡垒,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知难而进,敢于动真碰硬,涵养“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斗争志气,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三是传承延安精神,举人民至上之“旗”锚方向。紧紧依靠群众、一心为民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和本质。“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延安时期是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最好的时期之一。正是循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党与人民、人民军队与广大群众才形成了同生死、共患难、鱼水相依、血肉相连、水乳相融的密切关系。新征程上,厚植“枝叶情怀”,做“初心代言人”,人民至上的理念要记在心,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坚定不移将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矢志不渝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用心用情的服务要送到家,紧密联系群众,踏实走访脚印,用心倾心诉求,用心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真情一心为民,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服务于民。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新时代必将是大有可为的时代,党员干部要在时代发展中传承延安精神,筑牢“信仰之魂”、坚定“实干之劲”、践行“为民之心”,交出一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答卷! (遂宁市船山区医疗保障局 杜童)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