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山阻隔、交通闭塞的“三人乡”到如今医疗等基础设施齐全的小康村,卓嘎一家像经得住风雪、耐得住严寒的格桑花一样扎根在祖国边疆,用信仰、担当和坚守,守护着脚下的土地,锚定了国家的坐标。他们让更多人看到爱国守边的格桑花精神,也让更多人像他们一样愿意扎根边疆,用脚步丈量神圣的国土,用双手创造幸福的家园,在风雪边关用忠诚展现着家国情怀的担当。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心中有信仰,他们便无惧风雪。玉麦乡地处西藏边境,气候环境恶劣,“就连牦牛都知道要去水草丰美的地方生活,更何况是人?”然而,当其他人都选择从玉麦乡搬走的时候,卓嘎一家却从未想过离开,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在哪儿,国家的边境线就在哪儿。他们守护的不仅是自己长期生活的家乡,更是祖国的领土!这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的信仰,支撑他们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大雪封山时光,在严峻的环境下依然让中国国旗高高飘扬在这片土地,不让这片圣土流失一分一毫。中国共产党从小小红船出发,也正是这种坚定信仰指引方向,让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追随着这份信仰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的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成就了今天令世界惊叹的巍巍巨轮。今天,时代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手中,站在时代的潮头,面对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永葆“一颗红心永向党”的忠诚之心,听党话、跟党走,推动党的伟大事业再“进一步”。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身上有担当,他们便勇毅前行。当玉麦乡没有一面五星红旗的时候,桑杰曲巴跋山涉水买回布料亲自缝制,把维护国家当做维护自己家庭一样,让国旗在祖国最边境高高飘扬,因为心中的家国情怀,为了祖国安宁,卓嘎一家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担当扛起了这份责任,让玉麦和祖国始终心连心,也让这块土地重新看到了希望。有国才有家,有担当才有作为。回顾我们党一百多年来的光辉历程,也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了国家命运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在实干与担当中不断矢志奋斗,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时代下的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胸怀与境界,以“舍我其谁挑重担”的担当与勇气,练就扛起职责使命的“铁肩膀”,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脚踏实地的奋斗与坚守换来如今幸福的生活。作为“七一勋章”、“时代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已经年过六旬的卓嘎依然坚持奋斗在守护神圣国土、建设美丽家园的最前线,积极向全乡干部群众宣讲二十大精神,不仅如此,卓嘎的女儿也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振兴专干,助力家乡发展,为祖国在边疆的守边固边工作注入力量。从卓嘎父亲到卓嘎再到卓嘎的女儿,三代人的坚守,不仅守住了祖国的领土,也让这个曾经闭塞的边陲小村变成了小康新玉麦,因为家国情怀的坚守,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新征程,新使命,不变的是对家国情怀的坚守,一代代人的青春,换来了祖国的安宁和玉麦人民的幸福,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也应饱含家国情怀,主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主动到基层去,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秉持“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民情怀,把“小我”融入祖国“大我”之中,在“风雨”与“荆棘”中增强斗争本领,义无反顾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去!
(留早镇人民政府 魏克勤)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