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有临保期吗?处于临保期内的奶粉需要下架吗?这是近日网友在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上的询问。(2月11日《宁波日报》)
众所周知,奶粉是有“保质期”的,但对于奶粉是否有“临保期”,或者奶粉到了“临保期”是否就应下架处理,这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显然是不太清楚的。
据了解,一些商场、超市往往会通过“买一送一”、或“打折价”,或“秒杀价”等方式对临近保质期的奶粉进行促销处理。
但奶粉毕竟不同于其它食品,如果一旦食用临近保质期的奶粉,很有可能导致婴幼儿呕吐、腹泻等症状,这无疑让消费者不放心。因而,此次有网友通过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询问奶粉是否有“临保期”,是否应该“下架处理”等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奶粉是否有“临保期”,有人认为,商家把“临保期”奶粉混入新鲜奶粉销售行为不妥;也有人认为,只要在保质期内的奶粉,商家就能售卖;还有人认为,如果是“打折价”“秒杀价”,就要多留个心眼,关注生产日期是否新鲜。真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弄得消费者云里雾里,疑虑重重。
因此,笔者以为,奶粉是否有“临保期”亟须“权威发布”。一方面,食安部门应联合生产厂家,对奶粉是否有“临保期”,或到了“临保期”,奶粉是否存有食用安全隐患等,进行必要的技术检测,让“技术参数”说实话,说真话。另一方面,食安部门应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体,对奶粉到底是否有“临保期”进行及时的宣传和科普,以打消广大消费者的疑虑,让消费者不再担心奶粉有“临保期”而不敢买。
同时,食安部门也应对商家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指导,比如:临近保质期的奶粉该如何售卖?是否需要提前告知或标明?能否以“打折价”“秒杀价”促销处理?是否需要设“临保商品”专柜?等等,让商家有“规”可依,按“规”处理。
“食品安全大于天。”笔者相信,只要食安部门通过“权威发布”,既做好技术检测,又做好宣传和科普,再辅以规范和指导,就一定能化解消费者的重重疑虑,从而让消费者不再为奶粉是否有“临保期”而不敢“放心购”。
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通讯员:廖卫芳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