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进步,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青年人,也许正容光焕发地迎接挑战,也许正在适应学习和生活节奏的各种不确定,也许正跌跌撞撞走到又一个人生岔路口……不论现在处于何种境地,青年人应当永远保持奋勇争先、超越自我、永不服输的劲头,珍惜韶华、不负青春、不负期待,勇担时代使命。
立志高远、脚踏实地,以“国之大者”的胸怀树立理想。明代大儒王阳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对追随他的青年学生教诲到“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青年人有远大理想才能向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去奋斗,在人生的航线上少走弯路、不走歧路。回望峥嵘岁月:董存瑞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手托炸药包,舍身炸碉堡;夏明翰在临刑前,写下了正气凛然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方志敏在狱中留下铮铮誓言:“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从英雄烈士的事迹中汲取奋发的力量,我们坚信胸怀梦想的远征,从来不惧风雨兼程,青年人应当树立远大理想,心系国之大者,践行使命担当。
坚韧不拔、锚定目标,以“自找苦吃”的精神磨炼意志。苏东坡有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自古以来能够成就伟大功绩的人,不仅仅要有超凡出众的才能,也一定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司马迁惨受宫刑,自己形容为“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但是却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时代楷模张桂梅,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帮助山区女孩改变命运,不遗余力地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愿青年人都能以“自找苦吃”的精神磨炼意志。
孜孜不倦、敏于求知,以“学无止境”的信念增强本领。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书中言真意切地给青年指点迷津,先生指出“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痛苦,而事业也不能成就。”只要肯走,迟早总可以走到目的地,原地徘徊等待没有任何意义,积极进取,才是青春底色。青年人应当脚踏实地,在勤思细悟中强“内功”,增强学习本领;在笃行躬践中修“实功”,增强实干本领;在较真斗硬中练“硬功”,增强斗争本领。树高千尺,其根必深;江河万里,其源必长。青年人应当攀登高峰、追求卓越,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青年人要找准“锚点”,树立理想、磨炼意志、增强本领,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奉献青春力量,不负韶华勇担时代使命。
大英县政府服务热线中心 罗蕾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