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形成的中华美德,是中华儿女从自身生活与生存的实践中所创造的伟大文明,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人们的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也是学校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
学校是弘扬中华文化的辐射源,学校是复兴中华文化的根基,文化兴衰,教育有责。立德树人在明德,要立德,先明德。德,是中华伦理、中华美德。中华美德,是中华文化的魂,是中华儿女的共同价值观,它使得中国人成为中国人,为整个社会和国家,重建中华民族共同价值和共同信仰,扎下了根基,为中华文化的复兴,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铺上了基石。
20年来的教育实验,逐步形成了以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为架构的中华美德教育模式。经典,主要是儒家经典。本着“因人施教,因教取材”的原则,在经典教育的内容安排上,做了整体设计:小学低年级主要是“童蒙”和《家训》,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了解中华文化精华,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的培育,又是中华精神与价值观的教育,需要我们一两代人的坚持不懈。要使得一两代人具备这种价值观,至少需要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落实这一内核的任务,是向青少年学生传授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体系,进而真正提升他们的人文与思想道德素质,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因此,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要把培育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点,放在未成年人身上,使他们从小就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国学校教育一切责任的内核,丧失了这个内核是最不负责任的学校教育,因而不再是中国的学校教育。
对于究竟应该进行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如何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新体系,如何使其真正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还需要有一个获得共识并有权威性、全局性的总设计方案。总之一句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遂宁市船山区统计局 彭镜宇)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