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选择,而大多数时候的我们都选择去追求,去获得,但往往事与愿违。其实,有时我们恰恰需要理智的放弃。放弃本身就是一种智慧,而这种智慧归根结底体现在明辨事物的轻重。
古语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古语又云:士可杀,不可辱。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维护尊严和人格而抛头硕、洒热血。为了完成家父遗愿,为了尽史官之责,为了还历史一个公正,司马迁放弃尊严、舍弃人格,苟活于世,完成了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因为司马迁知道,与历史长河相比,短暂现实是轻;与坚守真相相比,个人荣辱是轻。陶渊明,放弃官场,归隐田野,成就田园山水诗的流派,其作品流芳千古,成就中华民族古典文化的精华。为了从根本上拯救中华民族,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从精神上疗救国人,与反动派作坚强不屈的斗争。因为他知道身体上的疾病为轻,民族灵魂的顽疾为重;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钱学森舍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自己的祖国,为科学事业鞠躬尽瘁。因为他知道个人享乐为轻,祖国发展为重。
在关键时刻明辨轻重,进行智慧地舍弃,终将成就人生,反之,则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终至一败涂地。
有这样的故事:在辽阔的坦桑尼亚草原上,一只饥饿的鬣狗四处觅食。他沿着灌木中的小路奔跑,来到一个岔路口。在两条岔路的远方,各有一头山羊绊倒在灌木丛中挣扎不出。鬣狗的口水淌得老长,它想先走其中一条路,却又担心另一条路上的山羊被别的动物抢走。最后它决定左脚沿着左边的路走,右脚沿着右边的路走。但两条路越分越开,相隔越来越远,最后鬣狗把自己的身体劈成两半。由此,一条古老的谚语在非洲广为流传:鬣狗难过岔路。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生就是这样。生活不能两全其美,人往往就是因为不肯放弃,选择才会变得异常痛苦,只有懂得放弃,也就收获了人生的硕果,这就是一种智慧。
作者:刘勇 遂宁市安居区拦江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