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本是网络流行语,反映出一些人面对压力时的消极心态。然而,当这种心态渗透到干部队伍中,出现 “躺平式干部” 时,就不容忽视了。这类干部的存在,对工作推进、政府形象及群众利益都造成了严重危害。
“躺平式干部” 的表现形式多样。有的抱着 “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 的错误观念,对工作敷衍塞责,能躲就躲、能拖就拖,缺乏基本的责任感;有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满足于 “混日子”,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毫无创新和突破的勇气;还有的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群众诉求冷漠对待,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从根源上看,“躺平式干部” 的产生,一方面是部分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没有正确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让一些干部失去了干事创业的动力。此外,部分干部因担心在工作中犯错,被问责追责,从而选择 “明哲保身”,消极对待工作。
“躺平式干部” 的危害不容小觑。他们的不作为、慢作为,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阻碍了政策的有效落实,使得一些惠民项目无法顺利推进,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这种不良风气若不及时纠正,还会在干部队伍中蔓延,侵蚀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破坏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要让 “躺平式干部”“站起来”“动起来”,需多管齐下。首先,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党性培训等活动,筑牢干部的理想信念根基,激发他们的担当意识和奋斗精神。其次,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赏罚分明的考核体系,让实干者得实惠、“躺平者” 没市场。再者,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勇于担当、积极干事的干部撑腰鼓劲,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此外,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 “躺平式干部” 进行严肃查处,形成有力震慑。
干部干部,“干” 字当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绝不能容忍 “躺平式干部” 的存在。必须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举措,向 “躺平” 说 “不”,激励广大干部积极作为、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镇远县蕉溪镇人民政府 吴娇)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