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强)近期,山东日照一景区“日撒3000斤蛤蜊”的新闻引发热议。景区工作人员驾驶车辆在沙滩均匀抛洒贝类,让游客体验“赶海自由”,这种看似“明目张胆”的“人工造景”,却意外收获《人民日报》点赞。这一现象折射出文旅行业的深刻变革——当“诗与远方”遭遇“人从众”的现实,唯有以创新破局、以真情服务,才能在满足游客期待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山东日照的“撒蛤蜊”活动,本质是对传统旅游模式的突破。景区通过精准把握游客心理,将“靠运气”的赶海变成“可预期”的欢乐体验,既满足了亲子家庭的互动需求,又通过社交媒体形成裂变传播。这种“内容为王、服务为本”的创新模式,值得各地借鉴。
山东日照“撒蛤蜊”事件也引发部分争议。有观点认为,这种“投喂式”体验破坏了赶海的真实性;也有声音指出,景区应注重生态保护,避免过度干预自然环境。争议背后,是游客对“真实体验”与“轻松愉悦”的双重期待。这启示我们,文旅创新需把握好“度”:既要满足游客需求,又要尊重自然规律;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社会效益。创新与保护并非对立,关键在于找到平衡点。
笔者认为,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文旅行业的竞争早已超越资源禀赋的比拼,进入“创意+服务+情怀”的综合较量。唯有以创新为舟、以真情为帆,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航程中行稳致远,让更多游客在“诗与远方”中收获美好体验。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