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4)(李勇网络故事)
夜幕沉沉,李勇回到家中,屋内的寂静与他内心的波澜形成鲜明反差。这几天的所见所闻,像电影片段般在他脑海中不断放映,搅得他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他索性起身,坐在写字台前,柔和的台灯照亮了他略显疲惫却满是坚定的面庞。手中的笔在纸上沙沙作响,记录着那些触动他的瞬间,准备为明天前往双流马家寺赶场做足功课。
李勇深知,从双流政府宿舍到马家寺,坐公交需要漫长的两个多小时。但自从有了那辆本田125摩托车,风驰电掣间,许多地方都变得近在咫尺,出行变得快速又及时。第二天清晨,阳光刚刚洒进窗户,李勇就已准备就绪。九点钟,他准时跨上摩托车,将心爱的照相机和印着“为人民服务”的帆布书包轻轻放进摩托车后的储物箱,动作娴熟而又充满期待。
半小时后,他抵达了双流马家寺市场。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禁惊叹:“哇!”九点多的马家寺市场,早已是人山人海。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卖鸡、卖鱼、卖鸭的摊位前人头攒动,卖猪肉的案板上摆满了新鲜的肉块。而更多的则是卖小菜的摊位,翠绿的青菜、红彤彤的西红柿、饱满的茄子,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还有售卖衣服、裤子和日用品的摊贩,顾客们穿梭其中,挑选着心仪的商品。这般生意兴隆的场面,与当下有些实体经济门前冷落的状况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李总!你来啦?”一个热情的声音打断了李勇的观察。他回头一看,是摆地摊卖成都皮鞋的摊主王翔。王翔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眼中满是见到熟人的欣喜。
“是啊!我刚到!”李勇也高兴地回应,脸上露出亲切的笑容。
“来这里干什么啊?”王翔好奇地问道,一边整理着摊位上的皮鞋。
“我来找几个菜农,谈一下他们种菜的事情。”李勇认真地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专注。
“哦!好啊!”王翔点了点头,接着眼睛一亮,“我的旁边就有一个!鑫哥!勇哥找你,有事情!”他扯着嗓子喊道。
“哦!好的!”不远处,一个名叫刘鑫的菜农微笑着回应。他身材魁梧,皮肤黝黑,脸上刻满了岁月和劳作的痕迹,但笑容却格外憨厚。
“鑫哥!你们种菜用的是府南河的水吗?”李勇看着摊位上油光水滑的青菜,单刀直入地问道,眼神紧紧盯着刘鑫。
“是啊!”刘鑫回答得很干脆,脸上带着朴实的神情。
“现在,府南河的水饮用不太安全了。但是,用来浇灌菜地,还是很有营养的。”刘鑫补充道,语气中带着对土地和农作物的熟悉与自信。
“哦!那,你家的用水,是自来水还是水井里的水呢?”李勇继续追问,微微皱起眉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勇哥,你这不是笑话我嘛!用不起自来水,用的是井水!”刘鑫略带自嘲地笑了笑,眼神中却没有丝毫的自卑,只有对生活的坦然。
李勇又陆续找了三个菜农进行交谈。每一次对话,他都全神贯注,仔细聆听着菜农们讲述种菜的点点滴滴,从播种、灌溉到施肥、采摘,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他时而微微点头,时而提出疑问,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在与菜农们的交流中,他感受到了他们对土地深深的热爱和依赖,也看到了他们在生活中的艰辛与乐观。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渐渐升高,市场里的人依旧络绎不绝。李勇结束了与菜农们的对话,心中满是收获。他站在市场中央,看着周围热闹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这些平凡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生活,他们的故事虽然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力量。李勇知道,今天的所见所闻,将会成为他珍贵的素材,也会让他对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更深的理解和敬意。(周玉军 林春)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