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躺在床上,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思绪万千。身旁的闹钟滴答作响,每一声都仿佛在催促他入睡,可“青泉牌”矿泉水的事儿,就像一团乱麻,缠在他心头,怎么也理不清。
用青城山山泉制造“青泉牌”矿泉水,是李勇和几个朋友心底最大的渴望。王辉、田雯、尤显明,他们四人一拍即合,打算一起入股,投身到青城山阳头健康有限公司“丽水牌”瓶装、桶装矿泉水的销售中,盼着先在这行站稳脚跟,再一步步实现“青泉牌”的大计划。可现实就像一堵冰冷的高墙,把他们的满腔热血狠狠挡了回来,“青泉牌”矿泉水的设想,如今也只能停留在脑海里,成了遥不可及的梦。
李勇叹了口气,翻了个身,心里默默想着:年轻的时候,谁不是怀揣着一箩筐的梦想?可岁月这把无情的刀,不知斩断了多少人的希望,很多人直到头发花白,那些梦想也仅仅只是梦想,从没照进过现实。
想着想着,李勇的眼皮越来越沉,意识渐渐模糊,进入了梦乡。梦里,府南河热闹非凡,河面上千帆林立。一艘艘货船满载着彩色电视机、收录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破浪前行;还有些船只运送着粮食、钢材、化肥、农药,往来穿梭。码头边,人来人往,热闹得像炸开了锅。
“杜哥!你每天在码头上搬运货物,工资是多少呢?”李勇钓完鱼,提着鱼篓,正往家走,一眼瞧见比自己大十多岁的邻居杜宪伟,心里好奇,便开口问道。
“不多!一个月也就三百多元的样子!”
杜宪伟常年在码头干重活,风吹日晒,身体练得格外结实,浑身散发着一股使不完的劲儿,和李勇这个还在读书的年轻人比起来,那身板儿可壮实多了。而且那时候,码头搬运全靠人力,哪有什么叉车、起重机这些先进的机器设备,全是工人们用肩膀扛、用双手搬。
“哦!李勇啊!”杜宪伟扛着扁担,大步走过来,挨着李勇站定,眼睛瞅着鱼篓,笑着问,“咋啦?钓了多少鱼呢?”
“不多!也就两斤左右吧!”李勇晃了晃鱼篓,脸上露出几分得意。
“啥时候出来的呀?”杜宪伟又问。
“我下午两点多就出来了,到现在,差不多四个小时。”李勇一边回答,一边和杜宪伟沿着府南河老南门大桥水码头往家走。
一路上,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李勇的心思却飘到了府南河的悠悠岁月里。
很久很久以前,李冰父子“凿离堆,设鱼嘴,分二江”,从此,成都平原的河流变得温顺又纵横交错,府南河也开始孕育这片神奇的土地。成都人在这“不知饥馑”的肥沃田野上建城立业,繁衍生息,书写着灿烂的文明。李白、杜甫、陆游等一众文人墨客,被府南河的美景所吸引,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那时的府南河,就是诗意与生活完美融合的人间胜境,河水清澈见底,两岸垂柳依依,人们在河边洗衣、嬉戏,日子过得悠闲又惬意。
后来,城市飞速发展,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废水、污水一股脑儿地排入府南河,河水变得又黑又臭,成了人人嫌弃的“臭水沟”。河边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居民们路过都得捂着鼻子,匆匆离开。曾经的美景一去不复返,只留下满目疮痍。
梦终究会醒,李勇猛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还躺在床上。窗外,天色已经大亮,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他坐起身,望着窗外的府南河,心中满是对它未来的美好憧憬。他想,要是能让府南河再次恢复千帆林立的繁荣景象,那该多好啊!不仅能发展货物运输,还能大力开发旅游项目,让更多的人领略到成都这座城市因水而生的独特魅力。到时候,游客们坐着游船,在河上悠然自得地欣赏两岸的风光,感受成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那画面简直太美了。
想到这儿,李勇又不禁想起了自己“青泉牌”矿泉水的梦想。虽然现在还只是一个模糊的设想,但他坚信,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就一定能实现。就像府南河的整治一样,当初大家都觉得困难重重,几乎不可能完成,可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不也变成了现实吗?只要自己和朋友们不放弃,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青泉牌”矿泉水说不定哪天就能摆上超市的货架,走进千家万户。
就在李勇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汽车喇叭声,把他从思绪中拉了回来。他无奈地笑了笑,起身下床,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挑战。他知道,实现梦想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挫折,会有困难,但只要心中有梦,就一定能找到前行的方向。(周玉军 林春)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