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陆少有、张伟和魏涛把皮划艇从“镇江寺”下面的渡口处收起来,背起所有漂流设备,走进“下河街”一家“春华豆花店”。找了一个靠近窗台,能看见府南河的地方坐了下来。
“老板!一盘花生米、一盘皮蛋、一斤猪耳朵、一盘回锅肉,再来一斤高粱酒!”李勇坐下后,对着收银台的一位四十多岁,貌似老板娘的女人说。
“好的!要的!”
“马上就来!”
说话间,这位女老板向着长得很敦实的一位男士说,“朱哥!听到客人要的菜没有?”
“听到了!”
“走起!”
说完,这位朱哥就快速走进厨房,开始炒菜。
“我们这里,没有高粱酒!只有崇阳大曲!几位哥老官,你们看行吗?”
“好的!没事!”李勇,并没有在意,在黄龙溪古镇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有什么好酒、好菜。
“哎!老板,再给我们每人来一碗豆花!”陆少有可能是在水里划船,饿了。他突然插话,来了这么一句。
“好的!马上到!”这位女老板立即应声,走进大门旁边大锅里,给他们盛了四碗豆花。
当女老板端着豆花上桌时,魏涛注意到她手上的金戒指,打趣的问:“老板,看来您这儿生意挺红火啊,都戴上金戒指啦!”
女老板笑了笑,说:“这儿有时候来些游客,都爱来我这小店吃饭。咱这处在郊区,馆子少,所以生意还算过得去。对了,几位小哥一身划船的行头,是从哪儿来的呀?”
李勇便把从成都九眼桥漂流到黄龙溪古镇的事儿说了一遍。
女老板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不过很快又恢复了那副处事不惊的模样。
这时,店里又来了位熟客:“月月!来三两崇阳大曲,一碟炒花生!”柳月笑着回应:“钟师傅,今儿个这么早就收工啦?”
“是啊,没啥生意,提前下班咯!”
李勇他们四人边吃边聊,才得知柳月是四川内江市人,三年前嫁到这黄龙溪古镇。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勇的目光落在厨房里朱哥翻炒菜肴的身影上,突然来了兴致,与柳月聊起了黄龙溪古镇川菜的做法。
“柳老板,您这店里的菜味道一绝,就说这回锅肉,您给讲讲,到底有啥秘诀?”李勇一脸期待地问道。
柳月来了精神,拉过一把椅子坐下,说道:“这回锅肉啊,选材是关键。一定要用咱们本地的土猪肉,那肉质紧实,香味足。先把肉冷水下锅,加点姜片、葱段、料酒,慢慢煮熟,煮的时候火候不能太大,得让肉的香味慢慢释放出来。煮好后捞出来晾凉,切成薄片。”
柳月说着,站起身来,走到厨房门口,指着朱哥正在操作的锅说:“看,这时候就把锅烧热,不用放油,直接把切好的肉片下锅煸炒。慢慢炒,把肉里的油都煸炒出来,等肉片微微卷起,这时候香味就出来了。接着放入蒜末、豆豉炒香,再加点生抽、老抽上色调味,最后放入青蒜苗,炒到蒜苗断生就行。这青蒜苗啊,得选本地的,又嫩又香,给这回锅肉添了不少风味。”
李勇听得入神,不住地点头:“原来是这样,我以前在家做,怎么都做不出这味儿,看来是选材和火候没掌握好。”
柳月又接着说:“不光是回锅肉,咱们这儿的凉菜也有讲究。就说这凉拌猪耳朵,猪耳朵卤制的时候,香料的搭配很重要。八角、桂皮、香叶、花椒、干辣椒这些,比例得拿捏好。卤好后放凉,切成丝,再加上葱花、香菜、蒜末、小米辣,用生抽、香醋、辣椒油、香油一拌,那味道,清爽又开胃。”
陆少有在一旁吃得满嘴流油,竖起大拇指:“柳老板,您这一说,我才发现这猪耳朵里藏着这么多学问。”
话题一转,李勇又问起了蒸菜:“柳老板,我看菜单上有粉蒸肉,这又是怎么做的呢?”柳月耐心解释道:“粉蒸肉啊,肉得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薄片。然后把大米和糯米按比例混合,加点八角、桂皮、香叶一起炒香,再磨成粉。把切好的肉片用生抽、老抽、料酒、白糖、腐乳汁、姜末腌制一会儿,再裹上米粉,码在蒸笼里,铺上一层红薯或者南瓜,大火蒸熟。蒸的时候,肉的香味和米粉、蔬菜的香味相互交融,别提多香了。”
张伟好奇地问:“柳老板,那烧菜呢?像红烧肉、红烧鱼这些,有啥特别的做法吗?”柳月笑了笑,说:“红烧肉啊,先把肉切成方块,焯水去腥。锅里放少许油,把冰糖炒出糖色,再把肉块下锅翻炒上色,加入葱姜蒜、八角、桂皮、香叶、干辣椒炒香,然后倒入适量的生抽、老抽、料酒,加水没过肉块,小火慢炖。炖的时候,要时不时看看火候,让肉充分吸收汤汁的味道,直到肉质软烂,入口即化。”
“至于红烧鱼,鱼一定要新鲜。先在鱼身上划几刀,用盐、料酒、姜片腌制一会儿。锅里放油,把鱼煎至两面金黄,盛出来。锅里留底油,放入葱姜蒜、豆瓣酱炒出红油,加水,放入煎好的鱼,再加生抽、老抽、白糖调味,小火焖煮,让鱼肉入味。最后大火收汁,撒上葱花和香菜就大功告成啦。”
李勇越听越兴奋,拿出纸笔,把柳月说的要点一一记录下来:“柳老板,您这些经验可太宝贵了,我回去一定好好试试。”
柳月感慨地说:“这些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手艺,我也是跟着婆婆和老公学的。在这古镇上,做菜不光是为了赚钱,也是为了让来的客人能尝到正宗的本地味道,留住这份乡愁。”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古镇的夜晚热闹起来。河边的酒吧传出悠扬的音乐,街头艺人的表演吸引了一群游客围观。李勇他们酒足饭饱,起身结账。
“柳老板,今天真是太感谢您了,不光让我们吃了顿好的,还学到了这么多做菜的本事。”李勇真诚地说。
柳月笑着摆摆手:“客气啥,欢迎你们以后常来!”
走出“春华豆花店”,李勇回头望了望那温暖的小店,心中满是感慨。在这黄龙溪古镇,一顿美食,一场关于川菜的交流,让他感受到了这座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人情味。
李勇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一些问题。陆少有、张伟和魏涛则在一旁大快朵颐,享受着美食带来的快乐。
酒足饭饱之后,李勇他们走出了“春华豆花店”。(周玉军 林春)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