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公开称,李勇为“西南灯王”
“勇哥!《中国青年报》公开表扬你!”邻居晏友根手里紧紧攥着1993年8月12日的《中国青年报》,火急火燎地推开李勇的房门,扯着嗓子喊道,那声音大得仿佛要把屋顶掀翻。
正窝在角落里整理彩灯设计草图的李勇,被这突如其来的高分贝吓了一跳,手中的铅笔“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他缓缓抬起头,揉了揉因为长时间专注而发涩的眼睛,脸上写满了疑惑:“啥?你说啥?《中国青年报》表扬我?”
晏友根几步跨到李勇跟前,把报纸往他面前一递,兴奋得手都有点抖:“你瞅瞅,这儿呢!说你是‘西南灯王’,这评价可老高啦!”
李勇接过报纸,目光缓缓扫过那一行行文字,原本平静的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轻轻放下报纸,语气平淡得就像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哦!中央级媒体‘中国青年报’报道啦?这个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多说的!”
晏友根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勇哥,你咋这么淡定呢?这可是《中国青年报》啊,多少人想上都上不了,你这下可出名啦!”
李勇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嘴角浮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出名又能咋?日子还不是照样过。再说了,这些成绩又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大伙一起努力的结果。”
晏友根一屁股坐在旁边的凳子上,翘起二郎腿:“话是这么说,可你是带队的啊,没你,能有这些成绩?就说前几年那些大型艺术灯会,兰州的‘中国首届丝绸之路节大型艺术灯会’,北京的‘中国儿童迎七运盼奥运大型艺术灯会’,还有珠海的那几届,哪次不是你带着大伙冲锋陷阵,拿下的项目?”
李勇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思绪飘回到了那些忙碌而又充满激情的日子:“那些日子啊,可真是没日没夜地干。你还记得不,每次接到项目,时间都紧得要命,从设计图纸到选材料、制作,再到最后的安装调试,每一步都像在和时间赛跑。”
晏友根点了点头,感慨道:“咋不记得呢!就说那珠海的灯会,为了赶在开幕前完工,大伙连续熬了好几个通宵,眼睛都熬得通红。不过,看到最后的效果,一切都值了。”
李勇转过身,眼神里透着自豪:“是啊,当看到那些彩灯在夜空中亮起,听到观众们的阵阵惊叹和掌声,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那感觉,就像自己亲手创造了一个梦幻世界。”
晏友根拿起报纸,又仔细看了看:“勇哥,这报道里还提到你那些创意作品呢,用10万只注射药瓶制作成万里长城啥的,这想法你是咋想出来的啊?”
李勇笑了笑,拉过一把椅子坐下:“这事儿啊,还得从成都的医院说起。有一次我路过一家医院,看到他们在处理医疗废弃物,一堆堆的注射药瓶,看着怪可惜的。我就想,能不能把这些废物利用起来,做成彩灯呢?”
“当时我就去找了覃强,他是咱们团队里的泥塑家,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在彩灯设计和制作上很有创意。我把想法跟他一说,他立马就来了兴趣。我们俩就开始琢磨,到底做个啥造型好呢?最后决定做万里长城,这可是咱们中国的象征,多有意义。”
晏友根听得入神,不禁竖起大拇指:“勇哥,你可真行!不过,10万只注射药瓶,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得花多少钱买啊?”
李勇摆了摆手:“买?那可买不起!我们就到处联系医院,跟他们商量,能不能把用过的药瓶留给我们。好在大多数医院都挺支持的,愿意免费提供。这才解决了材料的问题。”
“材料有了,可图形设计、绑扎的技工工资,还得自己去筹措。我和覃强四处找投资,拉赞助,磨破了嘴皮子,才凑齐了这笔钱。”
“然后我们就开始动手了。为了确保效果,我们首先做了一个缩小10倍的模型,用12种颜色灯光进行不同角度照射,观察各种不同视觉效果。技工田小雨也参加了讨论,他提了不少好建议呢。”
晏友根听得津津有味,仿佛自己也参与了那场创意大冒险:“那最后做出来的效果咋样?”
李勇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效果好得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当那座长18米、高三米的万里长城在灯展上亮相时,整个会场都沸腾了。游客们纷纷围过来拍照,还有人专门写文章夸赞。那一刻,我就知道,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晏友根拍了拍李勇的肩膀:“勇哥,你这‘西南灯王’的称号,真是当之无愧!以后有啥打算啊?”
李勇望向远方,眼神坚定而又充满期待:“打算?当然是继续做彩灯啦!我想把更多的创意变成现实,让更多的人看到彩灯的魅力。而且,我还想培养更多的年轻人,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晏友根站起身,用力地点了点头:“好!勇哥,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以后要是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李勇也站起身,握住晏友根的手:“好兄弟,谢谢你!有你这句话,我就更有干劲了!”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两人身上,映出一幅充满希望和力量的画面。在这个平凡的午后,李勇和晏友根的对话,仿佛为李勇的未来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他继续在彩灯艺术的道路上,追逐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周玉军 林春)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