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大Ⅴ黄晨灏 中国行”栏目于2019年6月23日发表了一篇“全社会都来关心晚期肿瘤救助事业”的网文。我读后深受感动,感慨良多……
再联想到我的亲属、同事和同学中患肿瘤重症者,一方面为他们的生命感到惋惜遗憾,另一方面又为现在的晚期肿瘤患者,能得到社会的关爱救助,感到十分欣慰。
如果说“吃五谷,生百病”是人的一生中绕不过去的“坎”,那么身体要健康,生命要长寿,则取决于多种因素了。对于每个公民来说,如何减少患肿瘤的机率?患了肿瘤后又怎么办?特别是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我们的社会和家庭为他们准备好了吗?
又闻该救助基金的负责人一行已于6月22日,到四川眉山调研落实医院选址及经营方略。在此要感谢该救助项目的执行主任杨克,以及救助基金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斌等二位先生,以及成都三生万寿养老院院长冯端容。
眉山是“三苏父子”的故乡,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我认为在这里实施我国养老、康养大业的基金项目,举办关乎晚期肿瘤患者治疗和康复的民生工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把国际合作的成果,落实服务到这些晚期肿瘤患者们的身上,让他们沐浴着缕缕春风,感受社会的关爱,正是我们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为了“晚期肿瘤救助基金”这个项目顺利落地生根,四川眉山要“雄起”!
(作者:吴烈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