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母亲的童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分别在"吴家柳园"和"周家柳园"的美丽风光中度过的。
当然,居家的地方风光秀丽,并不等于生活就一定甜如蜜,日子就过得每天都充满了幸福温馨。
好在我父母所在的自己家的柳园,虽然比不上灌县和崇庆县当地的那些达官显贵、富商地主的高楼大屋,但双方的家庭也还算殷实,日子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用今天的话来说,我爷爷、外公的家庭,大概属于当时的中产阶级。这中产阶级的生活嘛,住有自己的园林屋舍,吃有白米干饭回锅肉,喝有崇阳年份老酒,生活应该说充满了阳光。
那时故乡小镇的"柳街子",我母亲她们周家是个大姓,每当祠堂祭祖时,这个大家族多达几百号人,老老少少,前前后后,都要集中到"周家鹞子林"祠堂,凭吊祖先……
还有在外地,甚至外省的族人及其后辈,有的当了官了,有的赚了钱了,也会时不时地要不要地回到周家祠堂,认认亲,露露脸,捐捐款,显显摆……流水席开了百十桌,大家喝的自然也是崇阳老酒。
族长照例由家族中的位尊辈份高者担任。由于德高望重,说话管用,主持祭祖大典,那是非他莫属。族人邻里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纷争,往往也会告到族长那里,由他来断公道……俨然地方法院的法官。
要说这家乡的"流水席",其实也就是在乡、镇、保、甲里,传承了千百年的"九斗碗",只是某个大家族每年或隔年要举办这样的"流水席",无非就是为了拉近族人之间的关系,对青年后生、姑娘、小孩儿来说,这就是个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看的乡村"嘉年华"。
"流水席"的酒,照例是土罐包装,贴上红纸的一罐罐崇阳老酒,让族人们喝好、喝够、喝巴适,家庭经济不太富裕的族人,往往在这样的聚会中,才能过足酒瘾,才能一醉方休,才能酒足饭饱……只因为五百年前是一家,一笔难写两个"周",故来了就不吃白不吃,不喝白不喝,吃了就白吃,喝了就白喝,人人皆大欢喜,个个喜上眉梢……这有点像现在社区的"坝坝筵"。只是"新冠肺炎"发生后,害怕相互传染,交叉感染,哦豁,被取消喽!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虽然都是周姓子孙,但一桌周家的文化人,往往也会利用祭祖这样的机会聚拢在一起,边喝着崇阳酒,边摆着龙门阵,回忆着先祖的辉煌,憧憬着后辈的未来……前朝周家出了什么举人呀,出了什么秀才呀之类的话题,都是"流水席"上的谈资。
敬酒活动开始了。照例是族长带领周家在座的一干头面人物,什么县议会公干的老二爸,乡政府(乡公所)别枪的幺姑爷,县商会有话语权的四老爷等等,挨桌来给大家敬酒,简单的叙旧话新,把酒言欢,整个祠堂都充满了崇阳酒的芳香,整个周家族人们的心中好像都充满了浓情蜜意……
(作者:吴烈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诗人)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