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静月斋包房的宴会厅里走出来,保姆的儿子吮吸着空气中弥漫的崇阳酒的芬芳,全身的衣服也好像沾满了崇阳酒醇厚的味道,想不到竟然夜里的微风,也没有吹散这一缕缕陈酿的芳香……
仿佛包裹着浓郁的酒香味儿,紧随着男孩的脚步,来到了车老板的书房。
男孩轻脆地敲了两下书房的门,门便轻轻地开了小半扇,里边的少爷一听,就知道是保姆的儿子去向其大伯父车老板通报回来了。
"还在喝吗?"不等男孩开口,少爷便先问了一句。
"还在喝,喝得正高兴呢!"男孩说。
"老爷说他再在那边耽搁一下,陪客人们喝好,安顿好就过来。"
"还有他交代我跟厨房说了一下,马上给你弄几个菜,估计要等一下,堂倌儿就会给你送过来,让你就在这书房里边吃吧。"
少爷说:"好吧,我在这里喝茶等着,你再去看一下吧。"
保姆的儿子正要转身离开,少爷马上补充问了一句:"你晓得来的是啥子客人呢?他们是不是喝的是崇阳老酒哟?"
男孩愣一下,连忙说:"车少爷,你怎么知道他们喝的是老崇阳呢?"
"这不是你从酒桌子那边儿,带到书房里来的酒香味儿吗?"车少爷边说边故意做了做吮吸空气中酒分子的样子。
"你还没有告诉我喝酒的究竟是些什么客人呢?"车少爷问道。
"哦,是这样的,听厨房的张师傅说,有一位灌县来的张秀才,与这次来成都府赶考的几位秀才,就住在我们客栈里,这张秀才呢很好客,为人也仗义,说是有一位来自外地的秀才,被人偷走了盘缠,一下子陷入了绝境,偌大的成都府,他呀举目无亲,典借无路,就在客栈的大堂里哭得泪流满面,幸好遇到了好心人张秀才非常可怜他,承诺他这些天的吃住费用开销,全部帮他支付,让他放心考试就行了……"
车少爷一听,吃惊地自语道:"哦,还真有这么好的人啊?!"
保姆的儿子继续说道:"听厨房的张师傅说,这位张秀才今晚订了我们客栈的静月斋包房,说是在那儿宴请刚认识的秀才朋友,喝的就是崇阳老酒呢"。
"噢,还有,听说张秀才他们还要搞一个什么结拜仪式呢!"
"啥子结拜仪式呢?"车少爷追问道。
"听说叫,叫什么蜀中四大秀才结拜为异姓兄弟的一个仪式。"男孩道。
接着,男孩又补充道:"老爷一听说他们要结拜,赶忙吩咐下人们堂倌儿们赶紧去准备,带了两罐他平时也舍不得喝的老崇阳,跑到静月斋包房去招待秀才们去了……"
不等男孩说完,车少爷似乎已明白了几分,连忙说:"噢,知道了,你去吧!"。
过了一会儿,厨房已把几道菜做好了,两个堂倌端着香喷喷的饭菜,来到了车老板的书房,说是让车少爷凑合着吃这一顿饭……
此刻,车少爷还真的感觉到饿了,一个人便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话说这位车少爷呀,他是车老板堂弟的儿子,老车家传到车老板堂兄弟这一代,只有两个男丁。到了车少爷这一代,除了一个堂妹外,他就成了单传,成了车家这一对堂兄弟的宝贝儿子,独享着两个家庭给予的全部的爱。
车少爷小的时候,就住在成都府郊县太邑老家的乡下,他在这里度过了幸福的童年时光。
清代末年的成都乡村,传统习俗流行,人们尊崇农历的生活习惯,几乎成了千家万户亘古不变的教条。
车少爷在这样的氛围下,比如大年三十过春节,敲过梆梆,拉过兔灯,看过牛角灯,看过祠堂里演大戏,平常玩耍的时候,滚过铁环,逗过蜂子,耍蟋蟀笼子……还唱过一首《蟋蟀儿歌》,歌词好像叫"蟋蟀蟋蟀,关门读书;笔墨不在,就怪你偷……"。
(作者:吴烈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诗人)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